57歲的麥卡錫在第15輪投票以216票對212票的微幅差距,打敗民主黨議長候選人-紐約州眾議員傑夫瑞斯(Hakeem Jeffries),坐上眾院議長大位。麥卡錫能當選是因為6名堅決反對的同黨議員保留選票,既不支持麥卡錫,也不投給對手,降低當選門檻所致。

經過14輪投票議長依然難產,創下1859年來次數最高的議長選舉投票紀錄,那時正值美國內戰(1861年)爆發前的動盪時期。

共和黨在去年11月的期中選舉結果不如預期,在眾院僅是微弱多數,只拿下222席,略高於民主黨的212席,因此讓反對麥卡錫出任議長的右翼強硬派得到極大的影響力。

麥卡錫為了勝選做出不少妥協,包括同意一名強硬派的要求,任何議員能在任何時機提出罷黜議長動議、大幅削減支出,還有其他限制其領導眾院能力的承諾。換言之,未來若有重大法案待國會通過,例如為政府提供資金,麥卡錫的權力恐大幅縮減。

這些讓步也意味著未來幾個月眾院將面臨動盪,特別是國會得進一步調高美國政府31.4兆美元舉債上限之時。麥卡錫同意將新財年的支出維持在去年水準,計入通膨與人口增加,這項承諾等於大幅減支。

麥卡錫做出妥協代表他的議長權力將大幅小於民主黨籍的前任議長裴洛西,讓他難以和民主黨達成協議。

民主黨籍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警告,麥卡錫為贏得議長所做的讓步,將如陰影般跟隨著他。麥卡錫對黨內極端分子的退讓,代表共和黨掌控的眾院更可能讓政府關門或違約,為美國帶來毀滅性後果。

#麥卡錫 #議長 #輪投票 #眾院 #強硬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