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政府17日表示,由於過往基隆相關都市設計、都市開發的審議程序較為繁瑣,市府已經啟動了相關的制度改革,提出5大精進作為,將整體都審流程簡化,其中小規模的開發案件,預估可縮短8個月的審議時間。

基隆市政府祕書長方定安說,基隆市長謝國樑上任後,便要求相關單位積極盤點全基隆市具有發展潛力的公有土地,並針對現有的建築基地開發審查機制進行檢討,縮短審照流程,才能吸引產業投資基隆。

為此,方定安表示,基隆市過去都市設計審議繁瑣,建案申請流程也很冗長,再加上近年來相關原物料的價格飆漲,也讓開發業者對於建案的開發投資都變得更為保守,甚至還有建照過期等問題。

基隆市都發處長謝孝坤表示,基隆市有超過90%以上的地形都是山坡地,因此建照審查時,往往需要經過包括水土保持計畫、加強山坡地審查等多項專業技術審查。但流程不夠透明、專業審查意見相互競合,也缺乏協調整合平台,都導致不管是公私建案或是都更的推動都成效不彰。

方定安指出,正因如此,基隆市政府決議要簡化流程,讓相關的審議只需透過單一窗口送件,由市府透過跨局處的合作,形成一條鞭的審議平台。市府將成立資訊透明平台,讓業者能夠在送件後,透過線上平台查詢狀況。後續的法規交流平台及協調整合平台則是由基隆市府透過跨局處的機制,讓業者無需經過層層關卡,有效加速建照的審查並簡化都審的流程。

方定安強調,依原本都審的流程,需在完成書面審查後,經過都審幹事會、都審委員會兩級審查,才能夠獲得核定。在這次的都審改革中,凡是住宅區、商業區開發面積在2500平方公尺以下,或是總樓地板面積在10000平方公尺以下的小規模基地,就只需要經過專案小組一級審,便可以完成核定。為解決市府人力不足問題,市府也將引進外部的審查委員。

方定安說,透過新的都審制度,基隆市有七成的案件都審時間將可自以往平均的14個月,減少至6個月。

#基隆市 #都審 #建照 #都市設計 #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