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今(25)日預告《平均地權條例》相關子法,包含檢舉實名制、私法人購屋許可制、預售屋換約限制等規定,最快今年5月正式上路。時代力量發言人余佳蒨表示,目前《平均地權條例》子法仍有未盡之處,主導修法的內政部再不強硬遏止炒房,無疑是幫建商、投資客大開後門,修法漏洞反成逃生守則。
余佳蒨指出,目前《平均地權條例》即將上路,但在修法漏洞之下,根本就是在替建商、投資客爭取解套空間,內政部原本承諾,禁止預售屋換約將溯及既往,如今已確定跳票;子法中的私法人購屋限制仍有漏洞,讓建商可能假借都更名義取得住宅;此外未來檢舉炒房將採實名制,但政府保護吹哨者的能力卻讓人無法信任。
依據內政部資訊,2022 年第 4 季全國房價負擔能力平均仍高達 40.25%,遠高於內政部定義「可合理負擔」的 30% 門檻。然而,內政部長林右昌卻表示:「平均地權條例去年開始修法時,就已經開始慢慢發酵,今年法案修法通過後,效果更好。從數據來看預售屋成交量僅剩三成,房價也溫和修正。」
余佳蒨批評,內政部面對這樣的數字,卻仍選擇繼續睜眼說瞎話,強調購屋房貸負擔壓力「顯著改善」,用話術來遮掩房價的高不可攀,完全和民意脫節。時代力量已提出《平均地權條例》子法的不足之處,希望政府拿出積極作為,不要讓本該是落實居住正義的法案,卻淪為幫助建商、投資客緊急逃生的救命守則。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