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看好其最新手機的銷售表現和其進軍電動車等其他業務的發展前景,小米的市值已經較6月低點暴增約200億美元。在此期間,這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國科技公司股票大漲逾60%,成為恆生科技股指數中表現最好的股票。
在經歷數年來的衰退後,中國這個亞洲最大智慧手機市場終於出現觸底反彈的跡象,但蘋果在中國的營收卻不增反減。該國的Android手機製造商成為受益者。
自10月底上市以來,小米14系列最新手機的訂單量已經突破百萬,這是繼華為Mate 60 Pro銷售告捷之後,過去幾個月來第二支創下銷售佳績的中國本地智慧手機。
華為不是上市公司,因此投資人轉而搶進其供應商股票。
受惠於14系列意外出色的訂單表現,小米股價已經大漲,但部分分析師認為,其股價可望進一步攀升。進軍電動車和所謂的「人工智慧物聯網」(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f things,AIoT),被視為是未來將帶動小米股價走高的其他利多題材。
摩根大通分析師Gokul Hariharan上周出具報告指出,我們認為隨著智慧手機和AIoT成長的轉變,以及對小米進軍電動車的初步預期,未來6個月是小米股票的交易機會。該分析師將小米股票評級調升至「加碼」。
包括摩根士丹利與花旗等華爾街公司表示,跡象顯示中國智慧手機市場已經擺脫低迷,並可能在明年復甦。華為出乎意料的強勢回歸,則觸發了中國消費者對本土創新產品的興趣。GAM Investment Management基金經理Jian Shi Cortesi表示,目前蘋果iPhone手機在中國的銷售正在失去動能,許多消費者認為新iPhone手機的功能沒有多大的升級。
Bloomberg Intelligence分析師Steven Tseng表示,就當前的智慧手機周期而言,雖然華為在所有中國品牌中的市佔可能最大,但小米的技術應該有助於其明年抵禦包括Oppo、Vivo等競爭對手。此外,小米在海外市場亦可望迎來潛在的成長機會,因為在所有中國手機廠中,小米的海外業務表現最佳。
技術面顯示,自14系列手機發布以來,小米這一波上漲已將其股價推入超買區。但分析師日前表示,基於即將到來的雙11購物節和11月20日公布第三季業績等催化劑,小米股價可能進一步走高。
小米生態系裡的主要零組件供應商,包括在中國上市的韋爾半導體(Will Semiconductor Co)和歐菲光集團(OFILM Group Co),過去一個月來股價均見走高。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