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飛蝨災情嚴峻,苗栗縣政府農業處13日指出,水稻正值乳熟期至收穫期,近日調查發現,水稻褐飛蝨陸續在各鄉鎮發生田間危害,籲請農友應及早防治因應或即刻採收,以免稻作受損。
縣府農業處指出,水稻飛蝨每年在5到8月間,隨氣流遷入,第二期稻作乳熟期至糊熟期間危害最嚴重,期成蟲及若蟲群集在稻叢基部吸食稻株養液,被害株基部常可見汙濁分泌物,或由分泌物引起煤煙病。
危害中度時會導致稻株黃化,影響稔實率;嚴重發生時,稻株則全面枯萎,稱之為「蝨燒」。此蟲遇低溫族群將大量下降,不太越冬至隔年,為一期稻飛蝨類不會成災情原因。
苗栗縣政府農業處長陳樹義表示,近期水稻田區飛蝨類密度仍高,籲請農友們近期需加強稻作巡視,若發現上述徵狀,農友可參考防檢署農藥資訊服務網推薦藥劑防治,施藥時務必遵守藥劑推薦稀釋倍數及安全採收期,以免農藥殘留過量,若於二週內將收稻農友,不宜用藥,請盡早收穫,以維護水稻產質及食品安全。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