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737商圈5日有大樓磁磚剝落引起關注,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李明賢發現,今年距離大樓外牆申報截止不到1個月,仍有75%大樓未申報,肇因爲外牆檢測費用過高及檢測標準不一,檢查費用價差30倍,修繕費用更差91倍。建管處回應,修繕費用受面積、工法及使用機具等影響,已將完成申報的相關經費公開於網站,讓民眾參考。
根據都發局統計,今年依規定屋齡30年以上大樓外牆申報共913棟,僅234棟完成申報,仍有679棟未完成申報,距離申報截止不到1個月,仍有75%大樓未完成申報。
李明賢點出,高比例的未申報件數可見檢測制度大有問題,外牆檢測費用太高或檢測標準不一,讓民眾寧願被罰錢,也無法負擔大筆的檢測或修繕費用,因此市府必須讓申報流程與檢查標準一致化、檢測費用透明,才能讓民眾甘願掏荷包。
他說,市政府雖有提供近30家檢測單位,但在已經完成申報的民間大樓中,外牆檢查費用從每平方公尺費用最貴1574元、最低50元,價差居然高達30倍。修繕費用則是每平方公尺最貴7107元、最低78元,價差更是高達91倍。即使工法不同,但價差如此懸殊,民眾勢必無所適從。
李明賢指出,以公家檢測修繕費用來看,台電大樓外牆修繕花9000萬、都發局西寧出租國宅5379萬,民間大樓沒有如此高昂的經費維修。政府花錢不手軟、民間精打細算,也凸顯公家大樓修繕快、民間大樓申報牛步化,如此荒謬的現象。
建管處專委鄭大川回覆,外牆安全診斷檢查費用屬市場機制,公平會已有要求建築師、土木技師及結構技師等公會不得聯合訂定價格,防止壟斷情形發生。且修繕費用受修繕面積、工法、材質及使用機具等影響,建管處將目前已完成申報的診斷檢查及修繕工程經費公開於網站,讓民眾和管委會參考。
他說明,公有建築物檢修需依《政府採購法》辦理招標,私人建築物並無相關限制,未來建管處也會針對外牆剝落補助範圍及額度,檢討研議放寬。至於全面外牆進行拉皮,也已有相關補助措施,最高補助金額為1200萬。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