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SC(韓國超導與低溫學會)所發表的白皮書指稱,韓國有8個實驗室按照LK-99論文作者提出的方法,想要重現研究成果,但是全軍覆沒。也就是,沒有半家在室溫或低溫的環境下可做出超導體產品。
韓國這家學會表示,實驗後發現,沒有任何零電阻現象以及的確出現邁斯納效應(Meissner Effect)。這邊是指倘若有邁斯納效應,就會完全抗磁,不會讓磁場存在於超導體內,電子游移時也沒有任何阻力。
8月時,有韓國研究員曾在網上發表言論,宣稱已研發出一種超導體,可在周遭壓力(ambient pressure)下,且不用低到超導體臨界溫度的400K,約攝氏127度左右,就會出現具有超導的功能。
消息一出,全球譁然,因為若在室溫條件下就能產生超導體,可望大幅降低日後製造成本。根據現在的技術,這種適用於磁核共振(MRI)或者是超高速磁浮列車的技術,只能在非常寒冷或極度高壓的環境下才能實現。
自從韓國此篇論文發表以來,LK-99超導體就被外界懷疑其真實性。另外,也曾炒熱過股市,只要跟鉛銅原料議題相關的超導體概念股,都一度被市場瘋狂追捧過,甚至還亮燈漲停。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