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新客家歌運動13日在芎林國小舉辦發表會,壓軸出場的羅文裕(左二)與小學生一同嗨唱搖滾風格的創作曲。(邱立雅攝)
校園新客家歌運動13日在芎林國小舉辦發表會,壓軸出場的羅文裕(左二)與小學生一同嗨唱搖滾風格的創作曲。(邱立雅攝)
邱廉欽(前左)與新竹縣竹仁國小合力唱出童年歲月。(邱立雅攝)
邱廉欽(前左)與新竹縣竹仁國小合力唱出童年歲月。(邱立雅攝)

客委會在2023年首度推動校園新客家歌運動,今年邀請13組客家音樂人,與全台客庄中小學合作譜曲,創作屬於在地的客語新校歌,13日由其中6組新竹在地的中小學於芎林國小發布創作,客委會主委楊長鎮大讚每一組歌曲各有韻味,所有創作將上架串流平台,讓校園新客家歌曲流傳無遠弗屆。

校園新客家歌運動計畫由客家歌手駐校創作客語校園歌曲,並於校園傳唱,13日舉辦成果發表會,邀集新竹縣市參與的歌手及學校,包括羅文裕與新竹市關埔國小的J HALL樂團、黃子軒與新竹市舊社國小、謝宇威與新竹縣立員東國中、陳永淘與新竹縣峨眉國小、邱廉欽與新竹縣竹仁國小,劉榮昌與芎林鄉芎林國小等6組師生輪番演唱。

6首歌曲風格各有不同,歌詞也饒富趣味,有像童謠的「五色鳥」、搖滾奔放的「打敗大魔王」、浪漫典雅的「先生个老風琴」、輕快活潑的「舊社細人」,每一首都讓台下聽眾如癡如醉。

創作者之一的謝宇威表示,校園新客家歌運動有其意義,像日本大正時代就有諸多音樂家與詩人替小孩寫歌,傳承許多重要的日本童謠,大正時代雖然只有短短14年,卻是日本文化的黃金年代,希望這次的校園新客家歌曲也要流傳百年。謝宇威開玩笑說,每個參與的音樂人都寫那麼好聽,讓他壓力很大,於是他決定挑戰向住民致敬,在客語歌詞中也融入泰雅族語。

楊長鎮表示,目前校歌大部分為華語,此次推出校園新客家歌運動,希望從孩子的觀點出發,寫出適合他們的年紀與生活的校歌,成為孩子們對客語、家鄉認同的典範,希望未來在客庄,每個學校都能有一首客語校歌。

#客家 #校園 #校歌 #運動 #黃子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