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大學烏克蘭籍生感謝台灣援助,組成教學志工團,每周利用空堂時間到鄰近的太昌國小教小朋友英文及音樂。(慈濟大學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慈濟大學烏克蘭籍生感謝台灣援助,組成教學志工團,每周利用空堂時間到鄰近的太昌國小教小朋友英文及音樂。(慈濟大學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慈濟大學烏克蘭籍生感謝台灣援助,組成教學志工團,每周利用空堂時間到鄰近的太昌國小教小朋友英文及音樂。(慈濟大學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慈濟大學烏克蘭籍生感謝台灣援助,組成教學志工團,每周利用空堂時間到鄰近的太昌國小教小朋友英文及音樂。(慈濟大學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烏俄戰爭後,慈濟大學啟動專案,援助20名烏克蘭學生來台就讀,其中9位就讀傳播學系碩士班的學生,為感謝台灣與慈大的幫助,組成志工團,每周利用空堂時間前進國小校園,教學童英文及音樂,並分享國家文化和生活方式,替小朋友打開一扇通往國際視野的大門。

慈大表示,烏俄戰爭後,便啟動「陽光向日葵-難民學生扶助專案」,援助20位烏克蘭學生前來就讀,其中9位就讀傳播學系碩士班,感激台灣和慈濟的幫助,想回饋社區,經系主任孫維三引薦下,前往太昌國小教授英文和音樂,成為這學期的老師。

雖然太昌國小有實施雙語教學,但學童們看到不同於亞洲臉孔的老師,因產生新奇感,激發了學習興趣。太昌國小英文老師尤湘婷笑說,小朋友們會想用英文與烏克蘭老師溝通,學會後還會自己去詢問,這樣的互動使語言學習變得更加有趣。

太昌國小校長吳昌葦表示,英語最主要是要與人溝通,所以除外師的教導,烏克蘭學生的到來,讓學生打開國際視野,這樣的機會不僅讓孩子們不再對外國人感到陌生,還促使他們勇於用英文與老師交流。

烏克蘭籍生夢汝嫣說,受台灣幫助許多,現在有責任要幫助別人,曾經在波蘭學過中文,加上媽媽是幼兒園老師,自己對教學有點經驗,希望教導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說英文,讓他們知道世界不同的文化差異。

另名烏克蘭學生林韵希則認為有機會與學童相處很開心,彼此能一起討論音樂與各國國旗的意義,小朋友也會教她中文,雙方在學習中增添許多樂趣。

#慈濟大學 #烏克蘭 #志工 #教學 #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