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動物園34歲黑熊「小熊」昨日傍晚過世,園方表示,保育員日前發現發現小熊動作吃力,下半身也無法動彈,檢查後發現有脊椎贅骨生成及椎間盤疾病,即使經歷2天治療仍不見好轉,尤其小熊過於年長,治癒機率極低,最終決定人道處理。
亞洲黑熊「小熊」是1989年10月31日來到台北市立動物園,園方表示,最初是住新北市陳先生在阿里山路邊發現,僅2至3個月大的「小熊」被關在籠子裡兜售,因心生不忍,便自掏腰包買下,並將小熊送入北市動物園,如今牠已陪伴大家34年,是動物園界紀錄最老的亞洲黑熊。
北市動物園表示,成為「熊瑞」的「小熊」近年陸續出現常見的退化症狀,例如脊椎骨刺、關節炎、高血壓,濃密烏黑的毛髮則變得日漸稀疏,行動逐漸變得緩慢,是靠著保健和預防藥品以及保育員的細心呵護,在台灣動物區的黑熊養老村養老。
園方表示,保育員在24日傍晚發現「小熊」動作變得更加吃力,到25日「小熊」下半身已無法動彈,保育員及獸醫一起將「小熊」帶到醫院檢查。根據各項指數及電腦斷層的結果評估,「小熊」有明顯的脊椎贅骨生成及椎間盤疾病,尤以後段腰椎最為嚴重,可能導致脊髓與神經根壓,迫使下半身無法移動。
北市動物園表示,經過2天急症處理及雷射治療,「小熊」狀況依然不見好轉,但考量「小熊」過於年長不適合手術,且即使術後亦難以復健,因此治癒機率極低,且因大型動物長期躺臥將衍生其他身體不適或褥瘡,經過相當多討論及動物福祉評估,最終仍做出人道處理的決定,希望「小熊」在生命最後階段,不再辛苦承受疼痛與壓力。
北市動物園表示,在最後一天,保育員們為「小熊」鋪著厚軟的乾草床,讓牠吹著暖風,所有照顧過牠的保育員也都來到身邊,陪牠走完最後一段路。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