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4日報導說,在美國建廠的亞洲企業正因高成本叫苦連連。不但台積電(TSMC)推遲亞利桑那州兩家晶片工廠的投產時間,韓國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正在德州建設的半導體工廠也成本增加數十億美元,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更取消了在印第安納州建電池工廠的計畫。
拜登政府通過《通膨削減法案》、《晶片與科學法案》,成功地引發一輪建築熱潮,但美國勞工部勞工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與新建工業建築相關的價格比三年前高出三分之一左右。其中鋼材價格自2020年以來,已經上漲逾70%。
電池和半導體工廠所需零部件的供應鏈,傳統上都集中在東亞。為了滿足上述美國法律中的補貼要求,日本、韓國和台灣的公司不得不為這些材料和零部件中的很大一部分尋找美國供應商。受到影響的不僅是亞洲企業。由於市場挑戰和美國政府撥款推出緩慢,英特爾(Intel)也將推遲在俄亥俄州耗資200億美元的晶片製造項目。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