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運市場方面,2月因為台、港、大陸工作天數只有16、19、18天,在主要樞杻港相互影響下,台灣出口、進口及空運總噸數分別比1月減少22%、14%及19%。農曆新年期間,整體空運貨運需求放緩,電子商務雖然號稱過年照常營業,惟出口量遠不如正常工作時段,因此年後10天不論長短線價格都陷入疲軟行情。但是大多數工廠已於2月26日或3月1日恢復營運。
而2月最後一周市場詢價氛圍轉趨熱絡,依據往年趨勢,3月市場需求將活化整體空運市場交易狀況,尤其是亞洲區到印度及美國出口需求已出現上升趨勢。航空公司表示,美線訂位狀況從華南、華東、台港、東南亞至北美艙位,從上周末至3月9、10日已9成滿以上,因此,預估市場從3月起台灣運往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價格將呈現漸趨走揚趨勢。
至於亞洲及歐洲線市場狀態平穩,美國交通部也宣布3月31日起,允許大陸航空公司執飛的中美往返航班數從每周35架次增至50架次。美國交通部指出,這是在今年夏季運輸旺季來臨之際,中美市場進一步正常化的重要一步。但對大陸整體航空貨運供需狀況而影響甚微。因為儘管3月31日起,中美每周往返航班可望增至100架次(中美各50航班),但依舊遠低於疫情前每周超過300架次。
2月海運市場為了因應農曆新年假期後貨運情勢不佳,分別在第8、9和10周,歐洲/地中海西行和跨太平洋東行的運力,減少約35%和25%。然而農曆新年前,為了有效因應紅海危機以及船舶從蘇伊士運河改道經由好望角運輸貨物的趨勢,海運集裝箱航商在今年前7周內迅速部署17艘新巴拿馬型以及超大型貨櫃船舶以維持每周的運行。
綜觀整個海運聯盟,2M聯盟的平均航班數量在眾多聯盟中脫穎而出,以運往北歐地區平均7.4趟以及地中海地區平均7.3趟的成績,超越THE聯盟和Ocean聯盟的表現。也因為此新增的運力,提前安排在農曆年前,使得亞洲港口的整甩箱率大幅降至20%以下。2月農曆新年後的運費雖然下滑,但是幅度不大:歐洲西航為4000美元/FEU,美國西岸為4400美元/FEU,美國東岸為6200美元/FEU,這些都可以顯示目前航商在應對紅海危機挑戰的同時,也能適時視市場狀況調整運力,避免對市場運費造成過大的衝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