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睡眠研究會16日在北京發佈世界睡眠日中國年度主題「健康睡眠,人人共用」,啟動大型科普宣傳活動,同時會上發佈的《2023年中國居民睡眠白皮書》顯示,平均在零點後入睡,夜間睡眠時長普遍偏短,只有6.75小時,總體睡眠得分為75分,同時有53%的人群處於睡眠呼吸暫停風險偏高的狀態,整體睡眠品質欠佳,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由於睡眠約占人生的1/3時間,睡眠—覺醒障礙是涉及全人類的重要醫療衛生公共問題。大量研究表明,睡眠不好會導致內分泌紊亂、血壓血脂等異常、嗜睡精神不振、情緒焦慮抑鬱、免疫力下降、脫髮、憔悴、衰老加速、包括腫瘤在內的疾病的發生發展。
據中國睡眠研究會的聯合調查,經由超過1万名的研究用户包括学生、上班族、退休职工等人群調查顯示,75%受訪者有或曾有入睡困難、易醒、失眠、打鼾、多夢夢遊、嗜睡等的睡眠困擾。近年來「00後」已成熬夜主力軍。
從夜間睡眠時長來看,只有27%的人群睡眠時長在8小時以上,45%的睡眠時長為6至8小時,28%小於6小時;從夜間睡眠得分來看,64%的人群睡眠品質欠佳(<80分),其中睡眠品質較差(<70分)的人群占比22%。
此外,《白皮書》顯示,不同代面臨著不同的睡眠困擾,入睡困難成為「00後」、「90後」、「80後」最大的睡眠困擾,比例分別有22%、26%、20%,第二大困擾因素則是夜醒/早醒,比例分別為17%、18%、19%。
中國睡眠研究會理事長黃志力表示,年輕人成為熬夜主力。大學生非工作日的入睡、覺醒時間會比上班族更晚,手機日使用時長偏高,熬夜嚴重。56%的大學生每天使用手機超過8小時,且有51%的人在零點後入睡,更有19%的人入睡超過凌晨兩點。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