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民眾發現花蓮吉安鄉部分地區的行道樹頭被修剪到「光禿禿」,不僅擔心樹木因此受傷,恐影響樹木生長,夏天將無樹蔭可乘涼,同時也認為過度修剪已影響街道整體景觀。鄉公所表示,不同樹種各有適合的修剪方式,清潔隊過去曾上過修剪樹木研習課程,也有修樹證照,只是將葉子修掉,未剪到舊樹枝部分。
吉安鄉公所日前整修東昌活動中心、宜昌國小旁行道樹,遭民眾質疑修剪過當,樹頭不僅沒有樹葉,且整體看起來的猶如被「剃光頭」般,影響街道美感,甚至憂心樹木因此受傷,再也長不出枝芽,未來恐無樹蔭可以乘涼。
吉安鄉長游淑貞解釋,東昌活動中心前行道樹的修剪原因,是有鄉親建議把樹葉清除,因此清潔隊修樹人員才修剪台灣欒樹、黑板樹修剪,不過未剪到舊樹枝,也沒有剪得比之前低,只是將葉子修掉。
宜昌國小旁的行道樹桃花心木部分,因過去出現落葉時,每逢下雨就會變得十分濕滑,家長接送孩子易發生交通事故,因此鄉公所依家長建議修剪行道樹,同時避免樹葉遮住陽光,讓用路人有明亮的視野,滿足民眾要求。
游淑貞坦言,每種樹種有不一樣的修樹方式,通常修剪時程會配合樹種花期;清潔隊過去也有上過修剪樹木的研習課程,都有修樹證照,請鄉親安心。
另外,民進黨籍花蓮縣議員張美慧最近發現,花蓮行道樹修剪也有被「剃光頭」的狀況出現,質疑上屆議員任內,曾提案建議縣府訂定「花蓮縣路樹修剪作業程序」,3年過去,縣府仍無作為,喊話縣府應要訂規則加以遵循,針對行道樹修剪產生的傷口也要有正確的保護措施。
縣府行政研考處長吳昆儒說,所有提案須經各方討論,只要確實有需求,就會訂定辦法,不過一定會增加人力與預算,尚需進一步研議。
景觀樹醫、中原大學景觀學系兼任講師李碧峰指出,直接修剪除樹型不美觀,未來容易叢生萌發不定芽,造成中央領導主枝的頂芽優勢成為弱勢或斷絕,影響通風及採光,不僅落葉較多且易發生病蟲害,樹木將會更不安全、不健康。
李碧峰建議如樹木直徑出現大於3公分以上的傷口,應塗布保護藥劑,希望縣府辦理景觀樹木修剪認證技術測驗的教育訓練活動。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