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當地時間19日公布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今年1月,美債前3大海外債主日本、中國大陸、英國的持有量有所分化,其中,中國大陸減持186億美元美國國債,是自去年11月起連續2個月加倉後首次減倉。

澎湃新聞報導,數據顯示,日本1月增持149億美元美國國債,持倉規模達到1兆1531億美元,繼續為美國第一大債主;中國大陸則減持186億美元美國國債至7977億美元,是自去年11月起連續2個月加倉後首次減倉。同時,英國1月減持2億美元美國國債至7535億美元,持倉規模位列第三。

報導指,作為美國國債海外第二大債主,從2022年4月起,中國大陸的美債持倉一直低於1兆美元,並從2022年8月至2023年2月連續7個月減持美國國債,2023年3月增持203億美元美債,同年4月至10月再次「七連降」,同年11月、12月分別增持124億、343億美元美債。

美國財政部報告顯示,1月所有海外對長期、短期美國證券和銀行現金流(banking flows)的淨流出總額為88億美元。其中,海外私人資金淨流出為269億美元,海外官方資金淨流入為181億美元。

同時,1月海外淨流入美國長期證券的資金規模為798億美元,此前12月淨流入1420億美元。其中,海外私人投資者淨買入756億美元,海外官方機構淨買入42億美元。包括海外投資組合通過股票互換購入的美股在內,進行調整後,海外1月總體淨買入美國長期證券361億美元,此前12月淨買入1602億美元。

#1月 #美債 #美國國債 #海外 #減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