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林製藥生產的保健食品,使用的紅麴可能導致腎臟疾病風險,目前累計13人出現相關症狀,業者於22日宣布回收。但該紅麴原料除了自用之外,還外售給台灣在內的飲料、食品和製酒公司。我國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天表示,自2022年以來,我國共進口56批小林製藥公司的紅麴原料,分別來自2家輸入業者,主要做成膠囊或錠狀食品,已通知廠商自主下架。

日本小林製藥今年3月22日發布5項含有紅麴的保健食品的自主回收通知,原因是接獲民眾通報,食用該食品後出現腎臟疾病。該公司分析發現,其製造使用的紅麴原料,可能含有非預期成分,因此辦理產品回收作業。目前已知該紅麴原料不僅由小林製藥公司自用,更有8成對外銷售,供應日本、台灣等國多達50家飲料或食品商。

食藥署表示,經查詢日本小林製藥公司回收的5項機能性表示食品,我國未有申請輸入的查驗紀錄,但有2家國內輸入業者曾進口該公司紅麴原料。自2022年1月1日至今年3月22日,共計有56批報驗紀錄。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這2家業者是保健食品業者,主要生產膠囊、錠狀食品。食藥署已同步通聯2家輸入業者,業者接獲通知後有2項責任,第一是向當地衛生局通報,第二是今天起展開下架回收作業,如有將原料賣出,也要通知下游業者。

根據《食安法》第7條第5項,倘有使用或販售日本小林製藥的紅麴相關原料或產品,食品業者應落實自主通報,倘有使用或販售但未通報者,依同法第47條,可處新臺幣3萬至300萬元罰鍰等。

林金富表示,已行文給日本企業在台代表,以及台灣駐日代表處,請他們提供相關資訊,協助釐清該產品發生什麼問題。我國邊境目前停止日本小林製藥公司紅麴相關產品及原料輸入查驗申請,食藥署亦提醒民眾如赴日本旅遊,應避免購買上述回收產品,如已購買者應避免食用。

#紅麴 #腎臟病 #食藥署 #保健食品 #小林製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