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持續延燒,目前已累計14人中毒,衛福部昨日召集專家、法務部、環境部開會。衛福部長薛瑞元指出,食物中毒有3類,微生物、內生性毒素或外加的毒物,專家認為此案不偏向微生物引起,往後兩者做討論。若為內生性毒素,看起來與米酵菌酸中毒相似。至於是否是下毒,也不排除可能性。
薛瑞元28日赴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會前接受聯訪指出,食物中毒可能性有3大類,第1是微生物引起,例如常見的諾羅病毒;第2大類是內生性的毒素;第3則是外面加進來的毒素。
目前專家認為,此案不偏向微生物引起,現在是往後兩者做討論。薛瑞元說,如是內生性的毒素,看起來和米酵菌酸引起的症狀類似,但是台灣沒有發生過,衛福部正在跟國外訂標準品,才能檢驗。於此同時,也不排除人為下毒的可能性,檢調已在調查。
薛瑞元表示,目前衛福部共接獲14案的通報,多了台南的個案,曾到「寶林茶室」吃粿條,本來個案在台北就醫,但在辦住院時,堅持回去台南,目前應該是在台南住院。
受害者當中,一名在馬偕加護病房的女子,姊姊打算「捐肝救妹」 。薛瑞元表示需再評估,可能不是只有肝的問題,也要評估病人的狀況。
對於此次事件的處理,地方政府動作會不會太慢?薛瑞元說,食物中毒案子通報後,第一時間就會進入場所做基本檢測,因大部分是微生物引起,會對人員、食物、環境做採檢,台北市也是按表操課。
衛生單位後發現,這些病患從開始有症狀到嚴重的肝腎衰竭,是在12小時內發生,和平常的食物中毒不一樣。衛福部也很警覺,食藥署獲知後,就找疾管署、地方介入調查。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