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28日統計,避險工具(即CS、無本金交易遠期外匯NDF)成本已連7個月單月超過300億元,1月飆上390億元史上新高,2月再花費346億元,今年前兩個月共花費736億元一去不回,比去年528億元更高。
避險工具成本持續在高檔,主要是台美利差仍大,加上2月美債殖利率上揚,傳統避險CS一年期成本從1月的3.82%,2月再提高到3.98%;NDF則因新台幣貶值,一年期成本下降,1月還在4.41%,2月下降到3.61%。
新台幣今年連兩個月貶值,壽險業海外投資若未避險就有高達3,641億元,2月新台幣再貶0.9%,單月匯兌利益有1,246億元。壽險業者預期美元短期仍強勢、新台幣將維持走貶,因此部分打開避險比重,從1月的70%,2月下降到68%。
但去年底最後兩個月新台幣急升,壽險業動用不少外匯準備金,今年必須趁新台幣貶值時逐步提存,今年前兩個月就提存386億元,且今年依照公式計算,部分壽險公司提存上限再拉高,3月新台幣維持貶勢,也將持續提存。整體壽險業2月仍呈現淨匯損200億元,前兩個月累積淨匯損402億元。
壽險2月稅前賺211億元,比起1月的318億元下降。保險局分析,主要是壽險業在1月從股市大量實現資本利得,2月受到春節連假影響,交易天數變少,壽險業從股市實現資本利得下降。但3月台股大漲到2萬點,加上3月新台幣再貶,3月壽險業獲利應會有不錯表現。
股市大漲,也帶動壽險帳上其他綜合損益回升,2月回升高達595億元,整體壽險業其他綜合損益金融資產評價從1月的負504億元,2月轉為正91億元,若與去年2月相比,其他綜合損益一年回升高達3,349億元,讓壽險業2月淨值來到2.3兆元,為2022年2月以來高點。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