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諾斯洛普格魯門(Northrop Grumman)和美國陸軍正在「暗鷹」(Dark Eagle)高超音速飛彈系統上獲得穩步進展。儘管目前各式「暗鷹」零組件在測試階段遭遇一些障礙,但五角大廈仍保持樂觀。美國軍方內部消息人士暗示,最快可能在 2024年看到「暗鷹」原型。

然而,《保加利亞軍事網》(BulgarianMilitary.com)28日報導,焦點正逐漸轉向不斷攀升的成本。如今美國分析家對「暗鷹」系統內每枚飛彈的價格節節高漲表示擔憂,美國國會預算處(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目前估計,價格高達 4,100 萬美元(約13億台幣)。

相對的,美國配備核彈頭的核威懾骨幹「三叉戟2型」(Trident II)飛彈,成本還少了1000萬美元(3.2億台幣)。隨著「暗鷹」零組件面臨測試挑戰,令人不禁納悶,這價格是否還會進一步上漲。

而中、俄等國正不斷開發強大的「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系統,其中北京位居領先地位。而這些系統真正的危險在於,它們能建立「禁區」。要是台海爆發衝突,美國和北約想要介入,就會面臨將面臨很大的風險。

而設計「暗鷹」這類遠程高超音速武器(LRHW),就在於遠距離壓制敵方「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並鎖定其他高價值/時間敏感目標加以攻擊。

#暗鷹 #高超音速 #三叉戟 #飛彈 #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