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鳥會執行基隆市政府的生態調查委託案,第一年就在暖暖山區採集到未列入圖鑑的螢火蟲,經學者鄭明倫證實,這是一種台灣目前尚未被紀錄過的螢火蟲,暫時將其命名為北杪螢,確認是台灣的第四種水生螢火蟲。
基隆鳥會理事長沈錦豐表示,2022年基隆鳥會獲基隆市政府委託,執行為期3年的「基隆市螢火蟲生態調查及復育計畫委託專業服務案」。進行這項計畫的第一年,便在暖暖山區採集到未列入圖鑑螢火蟲,在螢火蟲專家陳燦榮協助下,經學者鄭明倫證實,這是台灣目前尚未被紀錄過的螢火蟲。
基隆鳥會表示,這種螢火蟲的幼蟲疑似為溪流水棲性種類,為記錄溝通方便,暫稱中文名為北杪螢。杪是樹梢的意思,因為該種會在樹冠層的高度飛行。去年基隆鳥會進一步採集到卵並順利孵化,由幼蟲具有氣管腮,且都在水中活動及覓食,確認是台灣的第四種水生螢火蟲。
計畫主持人、基隆鳥會理事長沈錦豐指出,目前台灣已經發現的螢火蟲種類中,包括了3種水生螢火蟲及一種半水生的鹿野氏黑脈螢,其中被列為2級保育類的黃胸黑翅螢及鹿野氏黑脈螢在基隆都有穩定的棲地,這次發現幼蟲水棲的北杪螢,說明基隆仍保有不錯的原始環境及乾淨溪流,其中又以暖暖及七堵山區保存最為完整。
沈錦豐說,除在暖暖山區發現的北杪螢外,這次螢火蟲調查的五個樣區中,七堵友蚋則是螢火蟲數量最多的地點,特殊的是,以黑翅螢為主的螢火蟲聚集區剛好位在隧道口,旁邊有小溪及蜿蜒的小徑,隧道的另一頭則是友蚋主要的交通要道。
基隆鳥會指出,鳥會將協助七堵友二社區推動結合礦坑文史及自然生態的收費賞螢活動,即日起接受團體報名,「友蚋賞螢半日遊」相關活動表單可上https://forms.gle/Q3RtcFNe4wRVxKjr6查詢。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