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西方專家、軍事分析家,甚至連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都說,F-16戰機並不是烏克蘭的抗俄萬靈丹。挪威工黨成員也認為,單靠F-16無法改變戰局。
《保加利亞軍事網》(BulgarianMilitary.com)9日的分析指出,烏克蘭軍方似乎也認同這觀點。就算基輔分批接收約65架F-16戰機,戰況也不可能盡如人意。一切都將取決於烏克蘭飛行員的訓練程度,還有建設適當的相關基礎設施。
另一個挑戰對烏克蘭來說更艱鉅,那就是俄羅斯戰機可能摧毀它正在發展的基礎設施。要是真發生這種情況,他們只得從頭重建。此外,基輔接收的 F-16的確有可能從非烏克蘭機場起飛,以對抗俄羅斯米格機和蘇愷戰機。
不過,話說回來,F-16可肩負起另一個要角,儘管它注定不會徹底贏得戰爭,但卻能在俄羅斯的空襲中製造「危機」。許多專家認為,烏克蘭將謹慎但精確地部署F-16。而預料將協助這戰略的,將是環繞烏克蘭的西方衛星和預警機。至於烏克蘭的主要目標之一,或許是克里米亞大橋。而加上如「風暴之影」(Storm shadow)飛彈,還有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gh Mobility Artillery Rocket System),簡稱海馬斯(HIMARS)等資源,F-16可以出色地發揮效用,除了能吸收大部分攻擊外,還能趁機將大橋部分或徹底摧毀。
分析指出,破壞大橋可能會為俄軍,以及駐紮半島的俄羅斯黑海艦隊帶來嚴重的補給危機。莫斯科或許不會公開承認F-16對克里米亞的威脅,但廣泛懷疑,俄方已悄悄了解克里米亞大橋受損的後果。而這可能的破壞也許會大大改變戰爭的走向,甚至很可能是俄軍繞過克里米亞大橋,正在打造軍用貨運鐵路的原因。
俄羅斯消息來源說,這條軍事補給新鐵路旨在為克里米亞,以及烏克蘭雙衝突區梅利托波爾(Melitopol)和頓內茨克(Donetsk)的俄軍提供服務。鐵路起點為主要軍事資源補給點頓河畔羅斯托夫市(Rostov-on-Don),而終點站則是位於北克里米亞中心的占科伊(Dzhankoy)。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