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央行公布,4月日平均貨幣總計數M1B及M2年增率分別上升為4.94%及6.06%,差距已縮小為1.22個百分點,主要是外資淨匯入所致。累計前四月M1B及M2平均年增率分別為4.59%及5.81%。
回顧4月股市表現,包括出現中東紅海危機,加上台積電法下修半導體產業成長率,且當時美國公布首季經濟成長率放緩,使通膨率持續反彈,導致台股一度搭「大怒神」暴跌。
反映在「散戶投資風向球」之稱的證券劃撥存款餘額,終止連二月上升後,4月一舉大減1,373億元。央行官員說明,主要是反映台股四月震盪,4月股市波動較大,在月初微升、中旬股市下修、下旬又回升,台股表現相較美股抗跌,月底仍微幅上漲,但反映四月全球股市市況不佳,國內證券劃撥存款餘額多少也受影響。
儘管單月下滑千億元,4月證券劃撥餘額3兆3,753億元,仍是史上第三高水準,官員也強調,與過去幾個月相比,單月金額下降千億元並不算大到異常的程度,仍在正常範圍內。法人則分析,證券劃撥存款餘額下滑,也可解讀是部分散戶逢低入場。
另,4月股票市場融資餘額達3,842億元,也創2011年2月以來新高,散戶交易熱度不減,也未出現恐慌性大逃殺。官員補充,股市融資餘額會隨著股市市值變動,由於市值愈大、經濟規模愈大,融資金額也就跟著增加。
若從台股交易比重來看,4月本國自然人(散戶)占比反而是提升為56.3%,至於僑外法人(外資)也上升至32.3%,本國法人(內資)則降至11.4%。
至於近期ETF掀起熱潮,卻未衝高證券劃撥存款餘額。官員表示,ETF募集期間,資金是放在保管銀行、後續再移轉到投信業者,因此並不會呈現在證券劃撥存款餘額中,而ETF掛牌上市後,就會從此帳戶進入股市,但因為ETF相對台股市值比重不大,對整體影響不會太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外資買超匯入的外國人新台幣存款帳戶餘額,4月回到2,000億元以上,升至2,209億元,年增率衝上12.19%。官員認為,主要反映兩大因素,一是外資賣超台股,資金暫時停泊於帳戶,二是4月現金股利比上月及去年同期多,就使得餘額顯著成長。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