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縣卑南鄉溫泉國小學子透過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台語童謠工作坊創作台語童謠。(讀者提供/蔡旻妤台東傳真)
台東縣卑南鄉溫泉國小學子透過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台語童謠工作坊創作台語童謠。(讀者提供/蔡旻妤台東傳真)

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5月前往台東縣卑南鄉溫泉國小辦理台語童謠工作坊,帶領高年級學生從日常生活中找尋靈感,學生以短短6堂課創作出8首朗朗上口的台語童謠,熟悉自己的語言,也更認同本土文化。

台語童謠工作坊規畫6堂課,帶領溫泉國小10位高年級學生從生活擷取靈感,創作出《阿嬤架跤》、《滷肉飯》、《總鋪師》等共8首台語童謠,具童趣更朗朗上口。

《阿嬤架跤》創作學生張照宜說,靈感源自對阿嬤的關心,平時都是阿嬤照顧她,「我比較喜歡阿嬤,每天都觀察她」。《滷肉飯》創作學生謝函妤說,「裡面還有加滷蛋、白菜滷、貢丸湯,歌詞我全都喜歡,寫的時候肚子會很餓」

工作坊由台語音樂創作人楊逸文指導,以烏克麗麗伴奏引導小朋友創作歌曲,楊逸文表示,這是全新的嘗試,寫兒歌、童謠讓學生好傳唱,旋律簡單好記。金曲音樂人吳永吉也受邀參與 2 場工作坊,分享創作經驗,讓歌曲更豐富,並帶著學生到錄音室錄製他們所創作的童謠歌曲。

台東生活美學館表示,花東音樂深根及展演計畫針對閔、客、原3個文化群體各辦理6場工作坊,計畫主持人馬淑儀說明,7月將在花蓮萬榮鄉西林部落辦理太魯閣族木琴製作暨童謠工作坊、8月在富里鄉辦原住民及客語童謠創作,從音樂學母語,用母語學音樂。

#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 #花東音樂深根展演計畫 #溫泉國小 #童謠 #兒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