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吉安鄉南華社區4年前在農田水圳老舊涼亭內建置「微水力示範機組」,考量涼亭梁柱鏽蝕,機組也沒有護欄,恐危及用電安全,村民為此合力發揮技能修補涼亭並打造成防災緊急充電站。(南華社區發展協會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縣吉安鄉南華社區4年前在農田水圳老舊涼亭內建置「微水力示範機組」,考量涼亭梁柱鏽蝕,機組也沒有護欄,恐危及用電安全,村民為此合力發揮技能修補涼亭並打造成防災緊急充電站。(南華社區發展協會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縣吉安鄉南華社區4年前在農田水圳老舊涼亭內建置「微水力示範機組」,考量涼亭梁柱鏽蝕,機組也沒有護欄,恐危及用電安全,村民為此合力發揮技能修補涼亭並打造成防災緊急充電站。(南華社區發展協會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縣吉安鄉南華社區4年前在農田水圳老舊涼亭內建置「微水力示範機組」,考量涼亭梁柱鏽蝕,機組也沒有護欄,恐危及用電安全,村民為此合力發揮技能修補涼亭並打造成防災緊急充電站。(南華社區發展協會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縣吉安鄉南華社區4年前在農田水圳老舊涼亭內建置「微水力示範機組」,考量涼亭梁柱鏽蝕,機組也沒有護欄,恐危及用電安全,村民為此合力發揮技能修補涼亭並打造成防災緊急充電站。(南華社區發展協會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縣吉安鄉南華社區4年前在農田水圳老舊涼亭內建置「微水力示範機組」,考量涼亭梁柱鏽蝕,機組也沒有護欄,恐危及用電安全,村民為此合力發揮技能修補涼亭並打造成防災緊急充電站。(南華社區發展協會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縣吉安鄉南華社區10年前利用農田水圳展開微水力發電實驗,經多年研究探索,4年前在水圳上老舊涼亭內建置「微水力示範機組」,但考量涼亭梁柱鏽蝕,機組也沒有護欄,恐危及用電安全,村民為此合力發揮技能修補涼亭並打造成防災緊急充電站,透過零污染、零排碳提供簡易充電。

南華村民2014年利用農田水圳展開微水力發電實驗,發展出簡易發電應用模式,2020年在農業部農村水保署花蓮分署與台電東部電廠支持下,先是在水圳上一座涼亭建置微水力示範機組,接著在一旁食農教室上架設太陽能板,1個月共約能產生300度電,提供防災緊急使用,是全台第一個農村微水力示範場域。

由於機組配電箱放在水圳上一座破舊涼亭內,村民考量涼亭梁柱已老舊鏽蝕、磚牆破洞,且水圳機組旁沒有護欄,容易發生危險,社區為此爭取縣府「社區空間營造計畫」,經評審委員現勘,認為此處適合成綠能教育場域,便挹注經費供社區自主購料改善。

南華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梁紹強表示,經調查村民專長,發現社區臥虎藏龍,有人會操作怪手清理灌溉水溝,也有人幫忙鐵工、配電,村裡78歲長者黃秀琴年輕時是泥作師傅,她也帶著70歲村民彭秋妹當助手,修補涼亭破洞,並以磚塊砌了9個石墩,可掛護欄鐵鍊,保護場域安全,另名74歲長者方秀玉和陸籍配偶蔡純擔綱油漆粉刷,展現村民通力合作的毅力與韌性。

南華社區發展協會今天舉辦成果發表會,村民見破舊涼亭華麗變身成防災緊急充電站驚艷不已,更相繼帶著手機、行動電源、電動農用噴霧器、電熱水壺測試充電成果,並用水力、太陽能板蓄積電力烘焙蛋糕、調製飲品,引起外地參觀民眾好奇詢問,希望能將這款防災模式複製運用到自己的社區。

#花蓮 #南華社區 #微水力發電 #防災緊急供電站 #農田水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