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香港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49.2,連續第三個月跌破50大關,顯示經營環境預期持續低迷,這對香港經濟來說是又一次重擊。對批發和零售業者而言,當前的經營狀況依舊嚴峻,亟待新的突破。

美國之音報導,這也是標普全球公布的香港PMI今年第三次跌破50,相關數據更是最近一年半以來第二低。負責公布這次數據的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經濟研究部副總監Pan Jingyi預言,近期香港的經營環境很可能持續低迷。

香港商家無論是在批發業還是零售業,皆正面對相當悲觀的境況。除了香港本地市場不景氣,出口貿易也難言樂觀。香港政府統計處5月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整體出口達到3787.39億港元,年增3.7%,比2023年4月增加近400億港元。

然而,相比2024年3月的3844.9億港元,今年4月的整體出口仍下降了超過500億港元。根據過去幾年4至8月的銷售淡季走勢,以及去年同期的出口總額持續疲軟,預計未來幾個月香港出口形勢難以明顯好轉。

報導指,隨著中國「世界工廠」地位不再穩固,香港的批發和出口業也逐漸衰落,零售行業的發展前景更加堪憂。香港零售業不僅未因疫情結束而受益,反而因為租金和員工薪資高昂,以及對外口岸全面開放,許多香港人每逢周末或長假期選擇到大陸或國外旅遊消費,使得香港零售業情況比疫情期間更差。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的最新數據,4月零售業銷貨價值為295.76億港元,是自2023年以來首次跌破300億港元大關,銷貨價值指數和銷量指數的按年變動率分別創下-14.7%和-16.5%的新低水準。

此外,香港零售行業在生意不景氣時還要面對各種挑戰,如業主希望加租金等。有業者就批評,香港政府的管理不善,使零售行業更難生存。

#香港 #零售業 #持續 #4月 #經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