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所的外向型品種比較多,對外依存度很高。只有通過開放,我們才有可能把境外投資者吸引進來,參與到上期所的價格形成過程中,交易所價格的國際影響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王鳳海說。

王鳳海指出,中國大宗商品期貨的對外開放,是從2018年原油(期貨)上市開始的,現在的運行情況來看還是非常好的。同時,上期所上市了「航運指數期貨」,這個品種是大宗商品期貨市場中第一個服務型、採集型的現金結算品種,在紅海危機中交易所通過自己的制度安排、工具箱,很好化解了風險,幫集裝箱海運企業包括進出口商很好地管理了風險、發揮了作用。

「接下來,我們將主動對接新質生產力,加大品種開發力度。如我們國家進口量非常大的液化天然氣LNG品種,正在積極推進中。上期所正聚焦新能源類的品種研發,為全球產業提供更多、更豐富的期貨品種。」王鳳海稱。

在吸引全球相關參與者參與市場交易方面,王鳳海說,原油作為第一個開放品種,境外客戶可以通過美元直接來上期所開戶交易,成交量和年末持倉量方面,2023年比2022年增長了3倍,成長非常快。同時,掛鈎20號膠做輪胎的「一帶一路」沿線品種,境內企業通過上期所20號膠的期貨價格來做貿易安排接近四成,使這個品種有一定國際定價影響力。

「目前,上期所正在謀劃高水平、全方位的制度型開放,在中國證監會的統一指揮下,逐步對外開放。」王鳳海稱。

在完善監管體系方面,王鳳海表示,金融安全靠制度,活力在市場,秩序靠法治。上期所本著「看得清、管得住、放得開」的原則,穩步推進開放。

「我們的工具箱是三十多年市場實踐總結出來的,是好用管用的,特別是在中國市場環境下是非常好用的。」王鳳海進一步指出,「如成功應對了2020年的『負油價』,為相關資源企業管理風險發揮了非常好的作用。」

王鳳海說,接下來,上期所還是要繼續探索「走出去」,便利交割體系。只有真正實現交割走出去,才能真正建成世界一流交易所。

「我們的證券、債券全球交易量第二,場內大宗商品交易量早是全球第一,但是我們缺定價能力。」王鳳海說,「我們要通過開放,把交易者引進來,通過開放把交割走出去,吸引全球更多產業客戶、投資者、投行參與到上期所價格形成過程中來,進而提高我們價格的影響力。」

#品種 #上期 #開放 #王鳳海 #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