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捷一周內發生2起因博愛座引起的嚴重肢體衝突,也讓博愛座存廢議題發酵,衛福部長邱泰源強調「一定保留」,但會擴大「有需要者」定義。就有網友翻出法國博愛座規範,不僅有明確分級,甚至還強調了老人的「年齡」,引起討論。

網友在PTT八卦版貼出法國大眾運輸規範,其中博愛座讓位優先次序分為8個等級,最優先對象為因戰爭或從軍而傷殘者,其次則是盲人,第三則是因公受傷的傷殘者。

法國大眾運輸對博愛座有明確定義,老人在禮讓次序中排名最後。(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法國大眾運輸對博愛座有明確定義,老人在禮讓次序中排名最後。(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接著往下則是4.苦於站立的傷殘者,5.孕婦,6.攜帶4歲以下兒童者,7.難以久站但未明示的傷殘者與持有證明卡表明難以站立者,最後才是75歲(含)以上的老人。

原PO大酸交通部和衛福部常出國考察,為何不去學習別國的規範。鄉民也紛紛留言:「台灣是60歲就搶著坐」、「台灣即使訂規則也沒用,最喜歡說一句給人方便,老人在那邊哭你不想讓也得讓」、「在巴黎你要主動讓老先生老奶奶坐,他們反而會叫你乖乖坐好」、「之前去法國玩要讓座,被對方罵我想坐我會主動開口」,但也有人直言法國規定不一定比較好:「照他們規定,上新聞的年輕人都沒資格坐耶」、「這8項沒一項符合年輕人啊」、「拉肚子跟上班太累的符合哪一項?」。

#法國 #博愛座 #老人 #75歲 #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