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大爆汗,近期不少國外網友熱議「為何東亞人沒有體臭」,專家解釋主要是因為東亞人的ABCC11基因突變、功能失調,導致流汗時,不會釋放和其他人種相似的臭味。另外專家也建議有體味的民眾,可以用過氧化苯清洗腋下,以及夜間在腋下塗抹止汗劑。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報導,多項研究都指出,80-95%的東亞人,體內的ABCC11基因都失去功能,ABCC11基因和臭味相關,這代表東亞人流汗時,不會飄出和其他人種相同的酸臭味。
俄勒岡州皮膚科醫生瑪達琳‧阮(Madalyn Nguyen)表示,這表示東亞人的體味不會這麼刺鼻及普遍。
她說體味主要和腋窩及腹股溝的大汗腺(apocrine sweat gland)有關,在ABCC11基因沒有突變的人身上,大汗腺裡的蛋白質能協助將脂肪化合物、脂質從細胞傳遞至汗水裡,皮膚上的細菌進一步分解濃稠、油膩汗水中的脂質,進而產生體味,但是一旦ABCC11基因突變,就不會有上述的作用。
除了瑪達琳‧阮,德州皮膚科醫師柯恩梅爾(Heather Kornmehl)月初也在Instagram發文說明為何基因決定是否有體味。
瑪達琳‧阮進一步說明,由於傳送機制沒有作用,脂質也不會被傳遞到耳屎裡,因此ABCC11基因失調的人,耳屎也較乾燥、較不黏稠。
2010年一份研究顯示,幾乎多數東亞人的ABCC11基因都突變,其中又以韓國人突變的比例最高,華人、越南人也有。
瑪達琳‧阮表示,這不代表東亞人就可以不用洗澡,因為汗腺仍舊會分泌物質。
針對那些有體臭的人,瑪達琳‧阮強調體味不代表不健康,她也不建議使用除臭劑,因為除臭劑只是添加香水而已,她建議使用過氧化苯(benzoyl peroxide)清洗腋下,讓過氧化苯在腋下停留1至2分鐘再沖掉,這會減少皮膚表層的細菌。另外她也建議夜間在乾燥的腋窩處塗抹止汗劑,如此一來止汗劑能確實進入汗腺,而不是被汗水稀釋掉。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