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環保局倡導環境教育並推廣在地食材,7日在濱海低碳環境教育中心,舉辦「綠活美學計畫─食染餐桌」系列活動的最終場成果發表,以推廣生活「資源染」為主軸,透過香山黃、朝山駝、南隘紅、大湖綠4項地方色庫,帶領學員探索在地天然資源的食材和染料。
市長高虹安表示,此次活動響應環境部發布的「淨零綠生活行動指引」,並運用香山區在地食材及植物,如薑黃、銀皮、小花蔓澤蘭和荔枝等,染出獨特的顏色。
她說,感謝社區規畫師高淑玲帶領志工團隊,長期著力於探索傳統天然染布工法,透過「資源染」過程不對環境造成傷害,並從中得到大自然給予的原色,配合友善環境的綠色時尚做法,亦推廣衣物循環利用,希望大家重視環保,建立綠色消費、永續時尚的觀念,共創淨零綠生活,以提高環境品質,打造宜居永續的環保家園。
環保局長江盛任表示,「綠活美學計畫─食染餐桌」系列活動由南隘國小校長賴黃宗統籌規畫、執行,共辦理4大主題課程,分別為《春分食染初探》、《穀雨香山識飲》、《立夏野菜料理》及《夏至認識荔枝》,結合十二節氣和香山在地食材,不僅讓民眾享用當令新鮮食材,也藉由食材縮短產地到餐桌的里程,進而減少碳排放。
此外,活動也貫徹新竹好學精神,利用薑黃、廢棄咖啡銀皮、外來物種小花蔓澤蘭及修剪下的荔枝枝葉等,教導民眾利用染材植物,發揮創意,達到材料循環再利用,同時減少垃圾量,替環境保護盡心力。
賴黃宗表示,活動中推廣生活資源染,透過在地染材及不同染法,同時建立4項地方色庫,包括薑黃冷染的「香山黃」、咖啡銀皮熱染的「朝山駝」、百年荔枝熱染的「南隘紅」及小花蔓澤蘭拓染的「大湖綠」。
同時也開發出4項在地特色料理,包括香山薑黃飲、薑黃馬鈴薯沙拉、朝山巧克力咖啡豆、大湖野菜捲及樹薯燒、南隘荔枝水晶粽等極具特色之在地料理,充分發揮染材植物及創意料理,為新竹的餐桌增添專屬的顏色,推廣綠生活美學。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