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慧(AI)浪潮的推動下,韓國出口主力半導體的出口大幅反彈,今年上半年韓國對中貿易逆差較去年同期收窄一半以上。但因韓中傳統的貿易結構發生變化,韓國對中國的中間材料出口下滑,中國重新成為韓國最大貿易順差國的可能性較低。
韓聯社報導,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8日數據,今年1月至6月韓國對中貿易出現54.3億美元逆差,逆差規模較去年同期(131.3億美元)縮水一半以上。在此期間,韓國對中貿易收支除了2月以外,均出現逆差,但單月逆差規模均縮水。這得益於半導體行情從去年下半年起呈現恢復趨勢。今年前5個月,韓國對中半導體出口額為186億美元,年增36.8%。
雖然半導體出口推動韓國對中貿易逆差縮減,但中國恐難再次成為韓國最大貿易順差國。這是因為中國中間材料自給率不斷提升,導致韓國對中中間材料出口逐漸減少。
韓國貿易協會數據顯示,去年韓國對中國的中間材料出口額年減19.9%、為1043億美元,其在韓國出口總額中佔比從2020年的29.3%降至去年的24%。
與此同時,對中半導體出口在韓國半導體出口總額中佔比於2019年至2022年保持在39至40%左右,但去年下滑至36.6%,今年上半年再降至35.5%。
有觀點指出,韓國有必要應對中國產業結構變化,同時重視印度和越南市場。對印中間材料出口額從2020年的97億美元增加58.8%至去年的154億美元,在韓國出口總額中的佔比也從2.7%升至3.5%。對越中間材料出口額則從2020年的414億美元增加30.7%至2022年的541億美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