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馬祖藝穗行動」啟動!連江縣政府文化處將於12日下午,召聚即將登島的年輕創作者,在台北新富町文化市場舉辦行前說明會。首度募集各跨域青年創作者,預計在8月於馬祖南竿鄉仁愛聚落至津沙聚落沿線的軍事據點、碉堡等戰地文化景觀,進行為期2周的「現地創作與藝術共創」工作營。

「馬祖藝穗行動」是以藝術與設計創作青年為主體,並以馬祖戰地文化景觀作為「現地創作與藝術共創」發生場域,藝穗行動的創作範圍從馬祖南竿仁愛聚落至津沙聚落,及沿線軍事據點,以「場域、地景、聚落」3大主題,開展多元創作型態,透過專業導師及在地引路人帶領,創造青年藝術家展演舞台。

文化處長吳曉雲指出,馬祖的歷史從最初的小漁村,1949年進入軍管期,戰地設施與軍事人口的增加,讓馬祖的文化與地景有了很大的改變。1992年軍管期結束,馬祖豐富的戰地文化景觀需被重新定位與創生,希望能藉由「馬祖藝穗行動」,承續馬祖豐富的歷史與文化景觀,開啟對場域新的視野和想像,為2025年國際藝術島培育更多藝術的種子。

此次行前說明會邀請了現年80歲,曾在馬祖南竿鄉擔任連長的張漢威爺爺,分享70年代戰地的軍旅生活,從冒著生命危險挖坑道、找地雷,以及被敵軍圍困3個月無補給的險境,種植相思樹為遮蔭,以牽牛花為捲菸、絲瓜為消炎解熱的良藥等故事。張爺爺生動明白地述說當時軍旅的經驗,吸引一群好奇的年輕創作者包圍發問。

富有馬祖創作經驗的梁豫漳建築師,1991至1993年在東引當兵,當時對於馬祖的印象是無助又絕美之地,想不到25年後再度回到馬祖,花了4年的時間完成福澳碼頭候船室的建築設計。

接下來在2023年馬祖藝術島於津沙聚落,以民居廢墟為基礎、玻璃酒瓶為材料建構了藝術作品「打開」,透過「門」和「窗」體驗不同層次的身體空間感受,再現家屋與海洋的記憶,未來梁豫漳會在東引831和中路計畫,再提出更棒的創作規畫和想法。

#馬祖藝穗行動 #馬祖 #津沙聚落 #藝術 #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