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政策備受關注,行政院長卓榮泰今上午偕副院長鄭麗君、祕書長龔明鑫等人出席媒體茶敘,媒體提問台灣能源政策及穩定供電一事,卓榮泰指出,核能問題應分成傳統核能及新核能,傳統核能不可能解決任何問題,但新核能技術可能在2030年會有關鍵突破,若無核安、核廢料等問題,台灣也能開放討論。
卓榮泰說,政府責任是提供安全穩定的供電,包含民生產業用電必須要充裕,以及台灣在世界產業供應鏈占有重要地位,不能讓世界對台灣的能源政策產生懷疑,政府目前寄望相關電廠如期如質完成、新的綠能多元發展,持續朝展綠、增氣、減煤進行。
針對核能部分,卓榮泰表示,核能問題應分成傳統核能及新核能,傳統核能不可能解決任何問題,外界關注核三廠延役,但縱使核三廠經過法律變更、安全總體檢、汰換設備甚至是耐震度的重新評估跟檢查,未來3年半到5年依然無法發電。
他說,從供電量以及用電需求來看,在2030年前台灣有200萬瓩餘裕,外界對此還是會擔心,不過這個擔心,不可能以核三廠延役來填補。
卓榮泰表示,新核能技術一直在進步,大家普遍認為2030年左右應該是關鍵點,這期間應該會有關鍵技術,至於台灣是否能夠適度引進,則要經過努力,但目前至2030年前,傳統核能無法解決問題。
他強調,未來新核能如果沒有核安、核廢料問題,且有幫全人類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加以世界所有國家包含台灣都能接受的話,未來新核能就有任何可能,可以開放討論,政府也採取開放態度,不會置外於這個核能技術。
此外,卓榮泰也說,政府除了透過建設新電廠「創能」,深度「節能」,以及運用科技「儲能」,也會積極尋找「新能」,除了風力光電之外,大家對氫能、地熱也都很有興趣,能否具體發展將是重要工作。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