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與日本在今年5月8日對於蘇澳籍「大昇益」漁船於蘇澳東北方175浬(日本宮古島東北14浬)處失去動力,台日展開聯合救援。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於今(20)日在臉書貼文說,與周邊國家合作,精進搜救能力,不應該被阻斷干擾。
管碧玲貼文指出,海上救生救難是人道,國際合作有其必要,海巡署與周邊國家,在相連的海域上,聯合救難的案例時有發生,跨國合作,建立窗口,聯合演練,目的是為了保護不分國籍的人們在海上的安全。
管碧玲表示,台日海域相連,跨國救生就難的任務要能順利,透過各種安排,能聯合演練,應超越政治,以人道主義的觀點視之。就像是今年5月8日蘇澳籍「大昇益」漁船於距離日本宮古島東北14浬處失去動力,海巡當時秉持著「時間即性命、速度即希望」的原則,海巡署勤指中心循外交管道與日方建立聯繫。
當時,日方經評估海流、風向等環境因素後,研判恐有擱淺之虞須及時處置,基於安全考量,日本海上保安廳先行派遣巡視船先行與「大」船會合,並將「大」船拖帶至安全水域轉交我方,在雙方約定點:距蘇澳港東北170浬處,平安交由宜蘭縣漁業巡護救難船「宜安6號」續拖帶返台,萬里艦則全程在旁伴航戒護,護送該船平安返抵蘇澳港。
管碧玲也勉勵海巡人員必須持續努力,以完善國際搜救合作網絡,培育海難救援專業人力,充實海上災防能量,提升海難救助效率及周邊海域緊急救護能量,並尋求與周邊國家合作,精進搜救能力,不應該被阻斷干擾。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