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占地36公頃,是全國最大的國定古蹟,更以坐擁逾5000棵樹為一大特色,此次凱米颱風來襲,園區受災嚴重,超過70棵樹倒成一片、40棵樹木半倒,更因雨下不停,一度積水成患淪為「水上博物館」,館方利用3天颱風假搶修,27日正常上班課就開園,完成堪稱不可能的任務。
館方形容,自2019年開館以來,這次是遭遇颱風受創最嚴重的一次,但也創下颱風一離開,就馬上開園的紀錄。去年7月杜蘇芮颱風來襲,台南連放2天颱風假,颱風遠離,為了搶修園區倒塌樹木及復原景觀等,還因此休館3日;9月來襲海葵颱風則是風災後休館1日,此次則是颱風過後未休館即開園。
館方表示,凱米颱風夾帶強風豪雨,對台南造成嚴重災情,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除了園區一度積水成患,被網友打趣成了「水上博物館」,此外,樹木超過70棵傾倒、近40棵半倒,還有不少斷枝影響安全。
館方表示,會造成這麼嚴重災情,主要是颱風來襲前,南部已下了好一陣的雨,原本堅實的土壤變得鬆軟,又遭大雨強風連續襲擊,才會有這麼多樹木倒伏。工作人員利用3天停班停課風雨空檔,已先將影響道路通行的樹枝清理完畢,並在攀樹教練協助下,移除可能造成危險的枝幹。
正逢暑假,館方規畫走讀活動,已有不少團體及親子報名,為了保障遊客權益,館方力求盡速恢復營運,因此,特別委請具有樹木修剪認證的攀樹師協助,以更具機動性的方式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斷枝移除,1天就搞定斷枝。
文化局長謝仕淵指出,災後處理斷枝是很大的困擾,以往會等到風雨停歇,土壤硬度恢復後,再藉由吊車等重型機具進場修剪,因而延後開園時間,此次藉由專業人士協助,以快速安全方式處理,成果良好,日後包括風雨前的高枝修剪以及災後處理,可以思考類似方式,將更有助於復原作業。
不過,雖然園區大致已復原,但園區最搶眼、熱門的地標「小木偶」歷經5年風吹日曬,木質已嚴重毀損,此次更不敵颱風侵襲,多處結構嚴重塌陷,加速毀損程度,也確定將退場,讓不少遊客直呼不捨。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