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聞網站「MilitaryLeak」27日報導,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宣布推出升級AAQ-33「狙擊手」先進目標標定莢艙(SNIPER ATP)方案,藉由增加機載通訊(airborne communication)和前緣計算節點(edge-computing node)功能,使第4代戰機可與友機、其他載臺即時共享情資,大幅強化聯合作戰效能。
即時共享情資 兼顧成本效益
洛馬是在范保羅航展上宣布,正著手運用數化科技對「狙擊手」莢艙結構進行改造,在下方增設天線模組,使掛載升級版「狙擊手」的第4代戰機,可運用上述兩項新功能,擔任「機動自主網路」(Mobile Ad-hoc Network,MANET)平臺,與第5代F-35戰機的「多功能先進資料鏈」(MADL)以及包括M142「高機動砲兵火箭系統」(HIMARS)在內的新一代陸基、海基平臺,進行即時資訊共享,有效提升網路化作戰能力。
洛馬公司指出,「狙擊手」莢艙具備「隨插即用」(plug-and-play)功能,升級作業無需對戰機本身進行改造。此外,美軍與北約盟邦各式戰機也已配備近2千組同型莢艙,不僅操作數量首屈一指,且鑑於第4代戰機未來仍將持續服役,新升級方案也可望在增進作業互通性同時,兼顧成本效益。
整合指管體系 拓展殺傷鏈效能
報導說,洛馬近期已展開一系列實際測試,驗證F-35與M142等陸空載具的聯戰可行性,未來則可望由F-35匿蹤戰機扮演「前進觀測員」(forward observer),將偵獲情資與掛載升級版「狙擊手」的F-16和其它第4代戰機共享,讓後方指管體系整合各式機載武器、M142與M270多管火箭系統的「精確打擊飛彈」(PrSM),甚至多領域特遣隊的「中程打擊能力」(MRC)遠距武器,拓展殺傷鏈(Kill Chain)效能。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