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技股震盪,台韓雙雄再度成為外資提款目標,據統計,台股上週持續遭外資調節逾25億美元,已連續三週為外資賣超幅度最大的亞洲股市,亦導致台股單週下挫-3.28%,南韓則遭提款超過7億美元,股市週跌-2.27%。從今年來的外資動向分析,台股在7月受到外資連三週的大舉調節,不僅年迄今資金動能由正轉負,截至上週五逾56億美元的調節金額成為亞股吊車尾市場,相較之下,南韓今年仍保持超過181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入,為外資最力挺的市場,印度吸金近42億美元,位居亞股第二。
市場憂心台灣經濟本面,PGIM保德信店頭市場基金經理人廖炳焜表示,台灣經濟研究院上修全年GDP至3.85%,受惠於企業擴廠意願增強,使民間投資優於預期,經濟成長模式仍維持「內外皆溫」;在內需方面,上半年零售、餐飲和觀光表現仍強,而在出口方面,受惠於全球AI熱潮發酵,6月外銷訂單年增幅3.1%,為連續第4個月正成長,再加上商品和服務通膨壓力持續放緩,皆有助於強化整體經濟動能。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