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畜牧糞尿資源化已有835場,施灌農作物面積2143公頃,豬牛糞尿廢水變成液肥澆灌文旦、玉米、大蒜、芋頭、小麥等,適逢中秋佳節,環保局鼓勵購買環保澆灌作物,替代常規烤肉食材,用實際採購行動支持環保。
雲林縣飼養200頭豬、牛以上畜牧場約1200場,環保局自2016年起推動沼渣、沼液循環利用,第一年僅5場試辦,今年(2024年)成長至835場,剩下300多場預計明年要運用至少5%將畜牧廢棄物,變成沼渣、沼液再利用。
環保局指出,有些畜牧場把沼液透過管線輸送到田裡,四湖鄉最長達3公里,也有不少是透過槽車運送,目前全縣20鄉鎮市都有農田使用,短期葉菜、文旦果園用來當基肥,有些蔬果田區用來取代化學肥料,總面積已2143公頃。
環保局水資源科表示,豬牛糞尿厭氧發酵10天以上就無臭味,又可取代化學肥料,農人使用的意願增高,目前已施過高麗菜、馬鈴薯、紅蘿蔔、甘藷、青蔥、南瓜、茄子、芋頭、玉米、彩椒、小黃瓜等,做成的加工品有啤酒、小麥白酒。
環保局長張喬維表示,明年將針對西螺鎮、崙背鄉、二崙鄉的畜牧戶加強推廣與農田合作去化沼渣、沼液,也可減少廢水偷排,目前雖尚無澆灌作物認證,但有一標章可張貼,希望民眾多支持環保食材。
環保局今(7日)在西螺武術森活園區舉辦河川日活動,示範以澆灌的作物煎披薩,縣議員李明哲表示,「特別有溫度」,豬、牛也試吃玉米、大豆等高蛋白質飼料,排放之後經過發酵,用來澆灌農作物,作物更有營養價值。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