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世界級的大型銀行表示,他們將加強對核能發電產業擴張所需的金融支持,以儘可能的達成氣候目標。這些支持核電的金融巨頭包括:巴克萊銀行(Barclays)、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花旗銀行(Citibank)、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和高盛集團(The Goldman Sachs Group)等。
富比士(Forbes)引述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這些銀行的代表是出席白宮氣候政策顧問波德斯塔(John Podesta)舉行的會議活動期間,正式宣布這一消息。銀行團表示,這是為了支持去年COP 28 會議上製定的「2050年全球核電發電量增加現今兩倍」這一目標
同時,電網管理者正在努力解決日益嚴重的電力可靠性問題,因為如今的電力網路,摻入了相當多為了環保而興建的太陽能與風能,但是這些綠色電力有明顯的間歇性特質,很難整合到區域電力結構中。
人工智慧和其他需要高耗電資料中心的開發人員也越來越擔心,即使有當前電池技術提供的備份,間歇性發電也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美國科技公司意識到,傳統形式的 「24-7」 (一天24小時、一周7天)的「基本負載電力」(簡稱基載電)才更適合資料庫與AI 中心,在這種情況下,最合適的正是核能發電,核電是零排放能源,也是「24-7」的基載電力。
上周五,微軟集團(Microsoft)宣布已與星座能源( Constellation Energy)公司達成協議,將重啟因核事故而聞名的賓州三哩島核電廠(Three-Miles Island NPP)的1號機,以滿足其區域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
1979 年,三哩島核電廠 2 號機組發生部分熔毀,這起事故向大氣中釋放了放射性氣體和碘,至今仍被列為美國史上最嚴重的核子事故。多年以來,三哩島成了核工業的汙點,甚至在多部好萊塢電影中,被描繪成「核子廢土」,然而事實上,三哩島電廠的1號機持續運轉,是賓州首府哈里斯堡的主要電力來源,直至2019年因經濟原因進入退役程序。然而,微軟希望重啟的正是這座1號機組。
星座能源表示,預計投入16億美元翻新1號機組,目標是在2028年之前重新啟動該反應器。
公司執行長多明格茲( Joseph Dominguez) 表示:「此事象徵意義巨大。原本它(三哩島電廠)是核能行業最大的失敗與汙點,如今卻成為重生之地。」
不過,核電復興還需要法令上的鬆綁,從歷史上看,美國監管部門對於核能工業的許可程序過程一直極為緩慢。曾有國會議員試圖修定相關法令簡化這些程序,但遭到了主要政黨的反對。
現在,銀行巨頭們強而有力的金融支持,以及來自新的核電技術,能否推動立法部門快核電復興進程還有待觀察。特別是綠能產業的繼得利益者,以及多年以來反核的激進團體們,是不會放棄自己的利益與名聲受到損害,雖然許多理智派願意轉向,但是涉及利益的問題,就不可能只是單純的政策轉向。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