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計畫法》是否如期在明年4月底上路引發爭議,內政部國土署今天強調,《國土計畫法》對農民合法權益比現行制度更有保障,農民可依照生產及農產加工需求合理運用土地。相關子法現階段已完成14項,另有9項預計今年底完成,呼籲一起努力,讓國土計畫如期上路。
針對《國土計畫法》可能影響農民權益的質疑,國土署指出,農業發展地區的劃設是由各縣市政府依據在地資源條件進行劃設。為改善實際從農者、鄉村之生活品質及避免農業生產環境持續破碎化等,國土署從國土計畫及相關治理機制來突破《區域計畫法》架構限制,引導空間適性及適能的使用。
國土署強調,國土計畫法保障農民合法權益都與現況一致,並改善農村生活環境,且未來使用項目更擴及農業產、製、儲、銷等相關設施,比現行制度更有保障,讓農民可依照生產及農產加工需求來合理運用土地;另興建農舍部分,也是「直接向地方政府申請」,土地免經變更就可以使用,比過往更為便捷。
國土署表示,在符合各級國土計畫指導下,地方政府可以隨時啟動辦理鄉村地區整體規劃或透過通盤檢討來調整國土功能分區劃設,國土計畫的實施是要杜絕農地炒作,維護農民權益及農業永續經營。
內政部現階段已完成14項相關子法,另有9項刻正推動中,預計今年底完成。國土署再次呼籲,尚未提交國土功能分區圖草案的縣市依法加速辦理,讓民眾關切的問題可透過審議機制共同討論。請地方政府一起努力兼顧國土保安與地方發展需求,讓國土計畫如期上路。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