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大肚區山陽社區早期有碼頭,周邊居民做起飯館生意,形成獨特「飯店仔」文化,更出現許多釀酒、賣酒產業。隨著時代改變,過往榮景不再,大肚山陽社區以此為題打造「發發發酒香」地景空間,喚起地方居民共同記憶,也讓新一代孩子了解過往歷史。
大肚山陽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敏宏1日分享,山陽社區古早時期有個碼頭,商貨船先由台灣海峽開到大肚溪後,將商貨改以小船或竹筏運送抵大肚港停靠卸貨,再由牛車載運或挑夫挑扁擔到各地販售。由於抵達時間多以中午為主,周邊居民做起飯館生意,形成「飯店仔」文化,又因吃飯常常配個小酒,進一步產生釀酒、賣酒產業,獲得「酒酤」地名。
他表示,隨著時代演變,後因大肚港淤沙囤積,加上路上交通運具方便,飯店仔和酒酤榮景沒落,如今多數山陽社區的居民已不會自行釀酒;山陽社區爭取都發局社區營造經費,以早期地方特色文化打造地景空間,喚起地方居民共同記憶,也讓新一代孩子了解過往歷史。
但空間上哪找呢?陳敏宏說,沙田路三段888巷,是民眾到社區發展協會和活動中心上課、休閒必經之路,總幹事鄭惠鎂也樂意將住家圍牆貢獻出來,於是社區居民、志工和產學團體共同加入改造。動工後先清理雜物,並優化老舊龜裂的牆面,並蒐集釀酒甕、酒瓶和小板凳等,以多媒材的方式重現酒酤榮景。
「發發發酒香」計畫更榮獲中市都發局「112年度台中市社區規畫師駐地輔導計畫」生活地景空間銀獎。不僅888巷打造酒酤地景,社區也將889巷內1處閒置空地打造成居民休憩的小空間,種上樹木植栽、小座椅並在圍牆上畫出早期人民運貨的情境。陳敏宏說,社區有80多位志工,有賴志工們每個月固定出動,共同維護社區環境。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