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於9月25日舉行的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關稅案表決已推遲至10月4日,以便為雙方進行更多磋商提供時間。分析人士指出,歐盟原計畫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徵收高達35.3%的關稅,現在可能因為內部複雜的利益關係而在關稅稅率上做出妥協,有可能會大幅調降至20%以下。
據外媒報導,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於9月下旬訪問歐洲,密集會見歐盟、比利時、德國和義大利等主要汽車製造國的官員及工商界人士,試圖遊說歐盟放棄對華電動汽車徵收高額關稅。歐盟已宣佈將關稅案表決推遲至10月4日,有消息稱,歐盟可能會將最初的35%以上關稅降至20%以下。
《美國之音》引述分析人士指出,歐盟內部利益錯綜複雜,難以像美國和加拿大那樣果斷決策。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莊嘉穎表示,歐盟是由許多利益交叉的國家實體組成的,這就可能導致更為強硬的行動計畫遭到否決。
此前,北京暗示將對歐洲多國乳製品、豬肉等農產品、法國白蘭地乃至德國、義大利等國燃油汽車增加關稅,希望借此施加壓力。西班牙首相佩德羅·桑切斯在9月上旬訪問北京時便表示,他將敦促歐盟委員會「重新考慮」提高電動汽車關稅。中國在歐盟的最大交易夥伴德國,在中國電動汽車關稅案上也顯得猶豫不決,因為德國汽車行業依賴於在中國市場上的銷售,擔心遭到中國徵收報復性關稅。
一般認為,電動汽車比傳統燃油汽車環保、廉價,市場前景十分廣闊。但在歐洲汽車行業從業者看來,市場前景並不如預期樂觀。汽車業者指出,由於經濟不景氣,歐洲消費者如今都精打細算,不會輕易將原有燃油汽車廢棄,換成全電動汽車,還有不少歐洲消費者轉而選擇油電混合動力汽車。今年的數據也顯示全電動車銷量少了1/3,反而是油電混合動力汽車有所增長。
報導指出,提高關稅當然會影響中國電動汽車在歐洲的售價,但歐洲消費者更多考慮汽車的壽命和續航等其他因素,全電動汽車在歐洲不會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如果中國電動汽車對歐洲市場造成的衝擊比人們預料之中要小,那麼歐盟可能適當調低關稅,或尋求其他方式平衡雙邊貿易。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