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文化基金會首次舉辦「微型鄉鎮創作行動:3D列印xAR導覽」藝術下鄉課程,讓長輩與學子結合3D列印與AR技術,創作當地傳統特色文化竹編藝術,帶長輩學會應用科技,11日在溪口鄉文化生活館成果展,展至10月16日中午,免費參觀。
基金會執行長陳尚雍指出,嘉義縣將從農業大縣變成農工大縣,藝術跟科技可以同步發展,因而藝術下鄉從3D列印課程開始,為期2個月,這次展覽主題聚焦於展現當地居民心中的「溪口」風貌,由在地藝術家陳慶夥老師帶領阿蓮庄社區長輩、溪口國中學生與嘉義縣崙尾天赦竹編發展協會共同創作主展件。
陳慶夥說,此次青銀學員創作運用傳統媒材,融入AR(擴增實境)科技,觀眾可以透過智慧型手機與3D列印作品互動,將虛擬的藝術作品與現實空間結合,做沉浸式體驗。
縣長翁章梁表示,除了用3D列印筆創作立體模型,更結合AR技術,讓模型透過數位裝置在螢幕上栩栩如生呈現,這些技術對長輩來說都很陌生,但藉由讓長輩親自操作,讓長輩能夠認識新技術。
嘉縣文化基金會表示,展覽即日起至10月16日中午12點,在溪口鄉文化生活館展出,免費參觀,開放時間為平日上午8點半至12點、下午1點半至5點,假日休館,詳情可查詢嘉義縣文化基金會粉專。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