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之音引述法新社報導,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今天(10月11日)與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進行「坦誠且直率」的會談時表示,中國必須「調整其行為」以解決與歐洲不斷升級的關稅爭端,並警告這場爭端有升級為全面貿易戰的危險。中國歐盟商會會長彥辭先前表示,在當前趨勢下中歐貿易戰「不可避免」。

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在寮國首都永珍舉行的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峰會期間,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會晤。目前中國和歐盟因補貼和保護主義的爭端對彼此的進口商品施加報復性懲罰關稅。

米歇爾在接受法新社採訪時表示,在與李強進行「坦誠且直率」的會談後,他希望能在未來幾天或幾週內達成交易。但他坦承,要實現這一目標將十分艱難,「我覺得這扇大門尚未關閉,但這是非常困難的局面,非常具有挑戰性。」

米歇爾表示:「我們期望中國能調整自己的行為,並理解我們必須重新平衡經濟關係,以實現更公平的競爭和更公平的競爭環境。」他堅稱,歐盟不會再對大規模的政府補貼過於「天真」,但仍對雙方能找到解決爭端的方法持有希望。

米歇爾說:「我仍然希望在未來幾天、幾週內,雙方能達成協議,找到一些解決方案。」

李強在與米歇爾的會晤致辭中說,中國願與歐方「進一步鞏固中歐關係穩定向好勢頭,增進戰略互信,加強互利合作」。

中國和歐盟27個成員國就北京對其工業提供的大量補貼有強烈分歧。布魯塞爾表示,中國的國家補貼不公平地削弱了歐洲競爭對手的市場競爭力。歐盟成員國上周透過表決,對進口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徵收高達35.3%的高額新關稅。同時,布魯塞爾也正在調查中國對太陽能板和風力渦輪機的補貼問題。

北京也立刻反擊。中國商務部周二(10月8日)宣布,決定對從歐盟進口的白蘭地採取「臨時反傾銷措施」,並從周五生效。對此感到震驚的法國干邑白蘭地生產商本周稍早時還在呼籲結束這場爭端。

據大陸官媒新華社10月9日報導,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和美國、歐盟均就電動車等貿易問題進行了密集溝通。即便在歐盟投票通過反補貼案終裁草案後,中歐工作團隊仍將繼續協商。

與此同時,中國也與美國陷入了一場激烈而範圍廣泛的貿易爭端。華盛頓先前宣布大幅提高每年從中國進口價值約180億美元商品的關稅,包括電動車、電動車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等。

中國歐盟商會會長彥辭(Jens Eskelund)當地時間9日在布魯塞爾表示,他認為北京必須審視其自身政策所扮演的角色,並表示從目前的趨勢來看,歐中貿易戰「不可避免」,如果沒有任何改變的話,一場全面貿易戰的可能性將會越來越大。

彥辭說:「顯然,我認為,從目前的發展方向來看,貿易戰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我們已經看到中國的進口量連續幾年在下降,而出口量卻在加速增長。」

另據新華社報導,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今天(10月11日)在寮國首都永珍出席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期間,會見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李強表示,明年,中國和歐盟將迎來建交50週年,盼雙方進一步鞏固中歐關係穩定向好趨勢。

李強表示,去年12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歐盟領導人舉行會晤以來,中歐保持密切高層交往,持續推進各領域對話合作,人員往來大幅增加。雙方通過實際行動,釋放了中歐重視戰略溝通、願意加強合作的有力信號,繼續以中歐關係的穩定性為世界注入確定性。明年,中國和歐盟將迎來建交50週年。中方願同歐方一道以此為契機,進一步鞏固中歐關係穩定向好勢頭,增進戰略互信,加強互利合作,為提升雙方人民福祉、推進全球和平發展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李強指出,歷史和實踐已經反覆證明,中歐作為全球兩大和平、建設性力量,保持良好關係、加強務實合作有利於各自發展,有利於世界繁榮穩定,有利於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推動中歐關係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既是中歐雙方的責任,也是國際社會的期待。中國將歐洲視為中國外交的重要方向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合作夥伴。同時,中國也是歐洲實現能源和綠色轉型、共促和平和發展的重要合作夥伴。希望歐盟機構正確看待中國發展,制定客觀、理性的對華政策。

米歇爾表示,歐方積極評價中國近年來取得的發展成就,高度重視同中國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期待同中方加強各層級各領域交往對話,加深相互理解,拓展互利合作,增進雙方人民福祉。歐方希望通過對話協商解決有關問題,促進歐中經貿關係發展。歐盟堅持戰略自主,願同中方加強在國際多邊事務中的溝通協調,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

#歐盟 #李強 #中國 #米歇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