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輝達持續稱霸AI晶片市場,競爭對手超微也不甘示弱,急起直追。但近日超微推出新款AI晶片MI325X,欲與輝達直球對決之際,公司股價卻未顯著反彈,反而是輝達在Blackwell架構晶片的瘋狂市場需求帶動下,股價再創歷史新高,還激勵AI晶片供應鏈股價同步走升。
據科技網站Wccftech報導,其實輝達的勝出一點都不意外,因為身為AI市場領導者的輝達,在研發經費方面也領先同業,砸錢絲毫不手軟,最近1季的研發支出更是超微的2倍。
報導中指出,在截至7月底的季度,輝達的研發支出高達30.9億美元(約新台幣1002.7億元),而超微在截至6月的季度,研發費用為15.93億美元(約新台幣516.9億元)。
換句話說,若將前一季的數據年化,作為1整年的指標,輝達的研發支出預計為123.6億美元(約新台幣4010.8億元),而超微則為63.72億美元(約新台幣2067.7億元)。這樣的數據與2013年時的狀況完全不同,當時輝達與超微在研發上的投入幾乎相同,隨後輝達持續增加研發活動的投入,逐漸拉開了雙方的差距,如今才得以享受當時投資的美好成果。
報導中分析,超微必須將研發資源分配給CPU、GPU和FPGA等各個產品線。相較之下,輝達將其資源越來越多用於建立AI架構,讓輝達能夠進一步鞏固在AI市場的領先地位。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近期受訪時時斷言,現有的資料中心在未來4到5年內將需要價值約1兆美元(約新台幣32兆元)的GPU來達成現代化改造,以跟上不斷變化的需求環境。市場預料,輝達的研發支出將持續擴張。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