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伐補償爭議延燒,民進黨籍原民立委伍麗華挨批未替原民挺身而出,為此,她稍早澄清,禁伐補償預算編列是拆分成公務預算及綜發基金,並無「未依法編列」以及「歧視原住民」,這樣的批判是嚴重的誤導,她強調,她以自己的政治生命擔保,禁伐補償6萬元一定會給,若無她退選。
伍麗華指出,禁伐補償自2016年發放起,主計總處即發函原民會表示,「循例維持公務預算及原民基金各半負擔方式辦理」,而這段期間,有心人緊抓「編足在公務預算」,說成是「未依法編列」,這是嚴重的誤導。
伍麗華說,許多人不解為何不能編足在公務預算,其實若以2025年起禁伐補償金每公頃6萬元計算,全數編列在公務預算的話,將使得原民會明年度的預算成長幅度高達23%,這樣預算的成長幅度遠高於中央總預算的成長幅度13.2%。
伍麗華說,如此一來,不僅會影響部會的衡平,還可能會造成特定群體的相對剝奪感,因此,行政院與相關部會努力地在公務預算及綜發基金中找到調節的方式,逐年提升預算,也確保這樣的編列方式符合預算法、綜發基金保管運用辦法等規定。
伍麗華坦言,目前在公務預算增加1萬,已經讓原民會2025年度的公務預算成長率盡量維持在13%,雖然已高於所有部會,但是這個訊息卻被選擇性地忽略,且這些誤解還被操作成對原住民的歧視。
伍麗華強調,將禁伐補償預算編列拆分成公務預算及綜發基金,並非如有心人士所造謠宣稱的「歧視原住民」,相反的,行政院是已經想方設法,用最溫和、衡平的方式編列相關預算,既合法、又避免社會的誤解和衝突,未來也可逐年增加公務預算,以緩解預算成長幅度。
伍麗華再次強調,刻意的擷取資訊,用去脈絡化的方式解讀預算,造成族群的分化與社會的對立,才是陷原住民於不義,增加主流社會對原住民的誤解。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