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蔡英文近日出訪歐洲,法國廣播集團(Radio France)描述了記者與蔡英文見面的過程,形容該次見面是為了 「交流」。蔡英文向記者透露,此行是為「探望朋友」,但報導指出,蔡此行「絕非這麼簡單」。

《法國世界報》17日表示,蔡總統自5月份卸任後,「在其繼任者賴清德總統的完全同意下,現在可以參與台灣的非正式外交了,特別是在世界民主國家那裡對抗中國的壓力」。

據法廣援引《法國世界報》報導,在出席蔡英文午餐會的法國民選代表中,至少有一人接到中國駐法國大使館的電話,以勸阻他不要參加午餐會。《法國世界報》也援引英國《衛報》表示,倫敦當局要求蔡英文「推遲」前往英國,以免在英國外交大臣拉米(David Lammy)訪問北京之際得罪中國。

法國廣播集團(Radio France)報導則描述了記者與蔡英文見面的過程,形容該次見面是為了 「交流」,而非 「訪談」,因為 「訪談 」會讓她的訪問顯得過於正式。報導指出,「她的衣襟上戴著台灣與法國國旗交織的胸針,光是這一點就很有象徵意義」。

當法國記者詢問她來歐洲的意義時,蔡英文回答說她是來「看朋友」的,但報導指出,「很顯然,蔡英文此次歐洲之行絕不是這麼簡單」,因為歐洲和台灣的經濟聯繫眾多,政治聯繫總是非常低調的。

據報,蔡英文強調,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台灣具有戰略意義,必須保衛台灣,抵禦北京吞併台灣的意圖。不過,蔡英文並不擔心中國入侵,台灣正在為此做準備。台灣有2400萬人口,中國大陸有14億人口,非常不平衡,台灣需要世界各地「朋友」的支持。

報導指出,對美國即將於11月5日舉辦的大選,蔡英文一點兒也不擔心。她認為,美國對台灣的支持是跨黨派的,台灣只需要適應新總統的風格而已。

法國廣播集團記者還指出,台灣也在轉向歐洲,這是新現象。而迄今為止,歐洲一直是很低調的,甚至有點兒無動於衷。蔡英文希望歐洲人能夠參與並讓中國明白,軍事征服是不可接受的;中國對外貿易的相當一部分途徑台灣海峽,中國也會遭受衝突的後果。

蔡英文還對法國廣播集團的記者強調,台灣民主的失敗,將會是整個民主世界的失敗。

#法國 # 蔡英文 # 歐洲 # 法國廣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