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官員稱已準備好談判黎巴嫩停火,然而此話惹惱親伊朗的黎巴嫩總理米卡提(Najib Mikati),他譴責這是伊朗對黎巴嫩事務的「公然干涉」。
去年10月7日以哈衝突爆發,親伊朗的黎巴嫩真主黨也與以色列在黎南展開長達一年的邊境衝突。據法國廣播電台報導,黎巴嫩於18日召見伊朗臨時代辦作出抗議。這是與黎巴嫩真主黨保持良好關係的米卡提首次採取這樣的立場。
上周訪問貝魯特的伊朗議長卡利巴夫(Mohammad-Bagher Ghalibaf)日前在《費加羅報》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證實,德黑蘭準備與巴黎就黎巴嫩停火進行談判:「為了實現停火目標,議長告訴我們,伊朗願意與法國就執行第1701號決議的措施具體談判,法國將充當真主黨和以色列之間的調解國家。」
2006年,標誌著以色列和真主黨之間戰爭結束的第1701號決議規定,在與以色列接壤的黎巴嫩南部只能部署維和人員和黎巴嫩軍隊。
米卡提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對這一立場感到驚訝,這構成了對黎巴嫩事務的公然干涉,並試圖建立對黎巴嫩的監護權,我們拒絕這種做法」。他表示,他已要求黎巴嫩外交部長「傳喚伊朗臨時代辦」,要求他「作出解釋」。
阿拉伯及地中海世界研究中心主任阿比迪(Hasni Abidi)指出,他不排除伊朗官員的言論可能被歪曲或斷章取義,但他認為黎總理對伊朗的反應是合法的。
他說,「伊朗重要人物——議會領袖——的這一聲明是伊朗政府對黎巴嫩主權的攻擊,它為以色列人提供一個最終免費的不在場證明,但你看,最終,黎巴嫩不控制國家安全。黎巴嫩由此被視為非主權國家。」
阿比迪認為,「伊朗議會領袖提出的監護權令人不安」。 他認為,監護說法冒犯了黎巴嫩政府首腦,監護權也表現出自己的局限性。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