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疫情後通貨膨脹、增稅和大眾減少出門頻率等趨勢影響,愛爾蘭餐飲業近期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許多經營多年的老牌知名餐廳相繼倒閉。
根據愛爾蘭餐廳協會(RAI)的統計,2023年內全國有超過600家餐廳倒閉,平均每天有兩家餐廳、咖啡館或其他以販賣飲食為主的企業關門歇業,顯示出愛爾蘭非連鎖餐飲遭到嚴重打擊,業者失望地15日集體於議會前遊行抗議,而倒閉潮也讓大眾擔憂餐飲業是否會被可以承擔更高成本的連鎖業者全面取代。
以都柏林的「Blazing Salads」為例,一間開業至今已整整37年的蔬食餐廳,儘管曾成功度過景氣衰退和新冠疫情,但最終還是因成本上升、消費需求減弱等原因而無奈關閉。餐廳陸續倒閉不僅反映了該行業面臨的巨大壓力,也象徵著愛爾蘭整個餐飲業正處於生死存亡的邊緣。
餐廳協會指出,增值稅稅率自9%上調至13.5%,令餐飲業者難以負擔。疫情期間為了緩解經濟壓力,愛爾蘭政府曾短暫下調稅率至9%,但考慮到能源價格飆升、食品成本增加以及消費者在家工作降低外食需求,業內人士認為此時恢復高稅率並不合理。
現身抗議現場的知名主廚兼飲食作家艾倫(Darina Allen)對英國《衛報》表達強烈不滿。她表示:「我活了76年從未上街抗議過,但這次我早上6點就起床搭火車去現場。愛爾蘭的餐飲業者只是想要稍微體面的生活,讓他們有錢支付員工薪資、維持餐廳運作,同時還能供子女上學」。
艾倫和現場其他參與者認為,愛爾蘭政府沒有給予餐飲業足夠的支持,沒有意識到餐飲行業對文化和經濟的貢獻。她特別指出,愛爾蘭的飲食文化在30年內從傳統的鹹醃牛肉和捲心菜,轉變為吸引遊客的一大賣點,然而政策卻讓許多餐廳瀕臨倒閉。
獨立餐廳的關門潮不僅對當地經濟造成影響,也引發對愛爾蘭商業未來發展的擔憂。許多人擔心,當前的危機可能讓獨立餐廳逐漸被大型連鎖店所取代。「Pret a Manger」和 「Carluccio's」等跨國連鎖品牌已經進駐愛爾蘭,具備更大資本的連鎖企業,能夠應付成本上漲,而獨立業者卻難以為繼。
在郊區販賣炸魚薯條的店主莫非(Barry Murphy)表示,去年增稅之後他必須額外繳納2.5萬歐元(約新台幣87萬)的稅金,而當地原本的咖啡館已逐漸被電子煙商店和慈善二手商店取代。都柏林牛排名店「FX Buckley」店長巴克利(Stephen Buckley)也表示,餐廳倒閉將影響城市整體氛圍。「遊客造訪愛爾蘭不是為了天氣,而是為了體驗這裡的文化,而餐廳和咖啡館正是文化的一部分」,他認為,若政府不採取行動,餐飲業危機將進一步摧毀當地經濟與文化。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