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將於10月30日召開第三季財報暨營運展望法人說明會,市場主要關注幾個焦點,包括第四季營運能否如外資預期維持季持平表現,同時,打入三星平板供應鏈後,明年是否有擴大導入品牌手機機會,此外,Google TPU ASIC專案量產時程可能從2025年第四季,延遲到2026年,以及與輝達衝刺Arm架構CPU專案進度等,且由於消費電子終端需求疲弱,手機及聯網事業群表現可否抵銷電視等其他產品下滑影響,也是外界所關注。
本次法說會除了例行性說明第三季財務數字與營運概況外,外界高度關注聯發科於本月甫發表的旗艦晶片天璣9400之市場反應。這款採用台積電3奈米製程的新產品,其NPU算力較上一代提升40%,外傳產品定價約150美元,預期將帶動公司2024年旗艦手機晶片營收出現明顯年增。法人預期,隨著天璣9400出貨動能延續,包括vivo等年度旗艦機種上市,加上產品組合優化,將有助提升聯發科整體獲利表現。
在產品布局方面,聯發科在AI解決方案的發展藍圖也是分析師關注重點。除了手機應用外,聯發科與美系雲端服務供應商合作開發ASIC預計2025年下半年開始貢獻營收,同時與NVIDIA合作開發的車用SoC及AI PC方案也將於2025年陸續量產。業界預估真正放量貢獻時間點應在2026年
手機處理器市場競爭方面,隨著產業變局發展,市場預期聯發科將受惠於產品組合優化。天璣9300+系列已成功打入三星平板電腦(Galaxy Tab S10),反映品牌廠商對聯發科產品品質的肯定。而天璣9400在價格競爭力優勢下,預期將持續擴大高階市場佔有率。值得注意的是,在主要競爭對手高通面臨Arm授權爭議之際,終端品牌廠商可能更傾向採用無訴訟疑慮的晶片供應商,有利聯發科進一步提升市占。
聯發科目前股本約160億元,市值重回2兆元,外資持股比重為59%。法人預估,受惠ASIC、AI PC等新產品帶來的成長動能,加上旗艦手機SoC持續擴大市占,預期2025~2026年將是公司重要的成長期。不過,分析師仍提醒,需留意中國大陸手機市場需求放緩、新事業群業務開展不如預期等風險。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