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晶片門持續延燒之際,日媒近日報導,其實為了確保對華為等列入出口黑名單的大陸企業所實施的管制措施,美國正加強其在亞洲地區的執行力度,甚至在去年首度派駐了第一位區域出口管制官到台灣。
「台積電的成功,我們已經成為地緣政治策略家的兵家必爭之地」,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日前在運動會上說的這句話確實不假。據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去年6月美方首度派駐「管制官」到台灣,就是為了防止大陸滲透晶片產業,也凸顯出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地緣政治扮演著關鍵角色。
報導中指出,去年6月美國商務部工業暨安全局(BIS)負責台灣、南韓及日本區域出口管制官林安杰(Ariel Joshua Leinwand)被派駐美國在台協會(AIT),協助確保三地企業遵守美國規定。
此外,任職BIS、負責出口管理的美國商務部副助理部長鮑曼(Matthew Borman)也於今年稍早來台授課,協助科技公司更加了解美國的出口管制內容,以及如何遵循。消息人士透露,包括台積電、聯電等台灣頂尖科技供應商的高階代表皆出席了課程。
消息人士指出,美國商務部在發現台積電涉嫌規避與華為相關的出口管制措施後,已要求台積電提供更多資料。
不過對於相關報導,美國工業暨安全局表示,無法評論是否有調查工作正在進行,但同時也強調,將致力於確保遵守「實施與中國取得先進半導體相關的嚴格管制措施」。
其實去年12月在經濟部國貿署主辦的「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出口管制規定宣導會」上,林安杰就現身擔任講者。他在會中也直言,作為首位派駐在台灣的出口管制官,這個前所未見的職位任命,就證明了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性,特別是在高科技產業,而截至目前為止,美國在全球各地一共派出11位駐外區域出口管制官。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